中国最 “横” 的省!3 个城市放其他省都是省会,当地人只说城市不认省?

问一个人是哪里人,九成以上不说省名只报城市,这省到底有多 “牛”?国内找遍所有省份,也就江苏敢这么 “凡尔赛”—— 省内光能当省会的一流城市就有仨,南京、苏州、徐州随便拎一个出来,扔到别的省都能稳坐省会宝座!这到底是夸张还是事实?江苏凭啥能做到 “群城无弱旅”?

先说说江苏最特别的 “身份认同”,去过江苏的人都有这体会:问苏州人籍贯,人家会说 “我苏州的”;问徐州人,答案大概率是 “我徐州的”,提 “江苏” 的反而少见。网友调侃这是 “散装江苏”,但往深了想,这其实是底气太足的表现 —— 要是城市没点硬实力,谁会放着省名不说专提城市?就像苏州,明明只是个地级市,2024 年 GDP 硬生生干到 26727.0 亿元,不仅稳拿江苏第一,还超过了成都、武汉这些省会城市,这实力说它是 “隐形省会” 都不为过。

先看省会南京,这可是根正苗红的 “帝王城”。从公元 3 世纪起,南京就慢慢成了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六朝古都的底蕴摆在那儿,随便挖块砖都可能藏着历史故事。秦始皇当年东巡路过金陵,一眼就看出这儿有帝王之气,特意派人破坏王气,可即便如此,后来还是有不少朝代在这儿建都。现在的南京更厉害,科教实力在全国都排得上号,高校数量多到吓人,光 985、211 大学就有一大串,这种文化软实力,哪个省会不羡慕?而且南京的地理位置特殊,虽然在江苏,但对安徽东部的辐射力特别强,被网友笑称 “徽京”,这号召力当省会简直绰绰有余。

再看苏州,论经济实力在江苏绝对是 “大哥大”。2024 年苏州不光 GDP 破了 2.6 万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还冲过了万亿大关,成了继上海、北京这些超一线城市之后的又一个 “万亿消费之城”。更牛的是它的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居然达到 4.7 万亿,全国排名第二,比上海都高,仅次于深圳。要知道很多省会城市的工业总产值连 3 万亿都达不到,苏州一个地级市能有这成绩,简直是 “降维打击”。而且苏州不是只有钱,“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的名声传了千百年,拙政园、平江路这些地方藏着的江南韵味,让它既有经济硬实力,又有文化软实力,放任何省份当省会都没人不服。

还有徐州,可能有人觉得它经济不如苏州,但论历史分量和区域影响力,徐州一点不含糊。战国时期这儿就是楚国的中心地带,楚文化在这儿扎下了深根。更厉害的是,徐州出了个刘邦,从这儿起事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说它是 “汉文化发源地” 都不为过。现在的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周边好几个省的城市都得靠它带动,交通更是四通八达,火车、高铁随便坐,这种枢纽地位和历史底蕴,放到中西部很多省份,绝对是省会的不二人选。有网友就说:“徐州要是在别的省,早就被当成宝贝捧着了,也就江苏能把它藏在‘群星’里。”

江苏能有这么多 “准省会” 城市,跟它的历史渊源分不开。现在的江苏是清朝时从江南省分出来的,省名取自江宁府(就是现在的南京)和苏州府的首字。要知道当年的江南省有多厉害,明末清初的时候,这地方的赋税能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而且人才多到 “天下英才,半数尽出江南”。清廷怕这么富这么强的地方不好管控,才硬生生把它分成两半,即便如此,分出来的江苏还是成了全国第二经济强省,这底蕴真不是盖的。

从春秋时期开始,江苏就没低调过。吴王寿梦以邗邑(现在的扬州)为中心,干出了 “春秋王霸” 的伟业;明清时期,这里更是成了全国最繁华的地方,扬州的盐商富可敌国,苏州的丝绸远销海外。这么多年来,江苏就没缺过发展的动力,而且不是靠某一个城市 “独美”,而是 13 个省辖市齐头并进。现在江苏下辖 52 个县和县级市、54 个市辖区,不管是无锡、常州这些苏南城市,还是南通、盐城这些苏中、苏北城市,经济实力都不算弱,这种 “均衡发展” 在国内省份里简直是独一份。

网友们对江苏的评价特别有意思:“别的省是省会带着小弟跑,江苏是小弟们追着省会卷”“苏州经济碾压很多省会,南京靠底蕴镇场,徐州凭枢纽立足,这仨放一起,江苏想不强都难”“去江苏旅游,从苏州玩到徐州,感觉像逛了三个不同的省,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脾气”。确实,江苏的 “牛” 不是吹出来的,是每个城市用实力堆出来的 —— 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经济的强度,还有文化的温度。

说到底,江苏的 “群城崛起” 不是偶然,是千百年历史积淀和新时代发展机遇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没有把所有资源都集中到一个城市,而是让每个城市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这种发展模式既保留了每个城市的特色,又凝聚了全省的力量。南京的古都底蕴、苏州的经济活力、徐州的枢纽地位,就像三根顶梁柱,撑起了江苏的 “超级版图”。

现在提起江苏,人们想到的不再只是 “江南水乡”,更是 “经济强省”“文化大省” 的代名词。那些 “只说城市不认省” 的江苏人,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宣告自己城市的实力。而三个 “准省会” 城市的存在,不仅是江苏的骄傲,更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精彩样本 —— 原来省份的强大,从来不是靠 “一家独大”,而是 “百花齐放”。这大概就是江苏最 “牛” 的地方,既有历史的深度,又有发展的速度,更有包容的广度。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财经   城市   省会   当地人   中国   江苏   苏州   徐州   南京   实力   经济   底蕴   江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