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下午,
海淀区儿童福利院
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香港童军总会
“童寻民族复兴路北京交流团”的
30余名师生。
在海淀团区委、区青联的协调组织下,
两地青少年通过参观互动、
才艺展示、志愿服务等形式,
共同书写了一段
跨越千里的爱心篇章,
用青春力量为特殊儿童群体送去关怀与温暖。
开放办院:让爱与希望触手可及
活动中,香港童军们实地参观了福利院儿童养育楼、康复医疗区和特教教室。在特教班,香港青少年被孩子们创作的绘画、竹编作品深深打动,“他们用色彩表达的世界,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
据介绍,作为海淀区儿童福利工作的示范窗口,福利院创新构建“养、治、康、教、未保”五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一人一策”个性化方案、医疗绿色通道、动植物疗愈等特色服务,为220名孤残儿童打造温暖家园。
特别令人动容的是“类家庭”养育模式下的温暖场景:工作人员化身“临时父母”接送适龄儿童到附近中学就读,政府全额资助孩子们的大学学费直至就业,让临时监护缺失的孩子在关爱中获得融入社会的勇气。这些细节让香港青年们真切感受到海淀在儿童福利工作中“从保基本向促发展”的转型成果,体会到“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深厚情怀。
双向奔赴:才艺互动传递温暖力量
参观结束后,一场充满爱与欢乐的才艺展演在活动室拉开帷幕。福利院的孩子们率先登场,非洲鼓表演节奏明快、活力四射,合唱《小美满》歌声稚嫩却饱含真情,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香港交流团的团员们也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花式跳绳表演中,绳子在团员手中翻飞跳跃,展现出青春活力;跆拳道腿法刚劲有力,一招一式尽显少年风采。尽管前一日刚走完长城身体疲惫,但团员们依然全情投入,用真诚的表演为福利院的孩子们打开一扇看向更广阔世界的窗口。
才艺展演后,双方互赠礼物传递心意。福利院的孩子们送上亲手制作的竹编画和“事事如意”主题手工作品,细腻的笔触与精巧的构思里藏着纯真祝福;香港团员们则带来连夜赶制的毛巾小熊,以及具有香港特色的交通工具和美食主题钥匙扣,让两地文化在小小的礼物中交融碰撞。交换礼物时的笑脸与拥抱,成为此刻最温暖的注脚。
青春志愿行:责任在肩 共护成长
此次活动是海淀区“开门办院”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是京港青年志愿服务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走进儿童福利院,香港青年们深入了解了内地特殊儿童群体的生活状况,在亲眼见证政府与社会力量如何为孩子们构建起全方位保障网络的过程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同理心。团员们纷纷表示,这次经历让他们深刻体会到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的志愿精神内涵,也看到了祖国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坚实步伐。
海淀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依托海淀区儿童福利院等阵地,打造更多京港青年交流实践平台,让香港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祖国发展成就,在志愿服务中深化家国情怀。未来,海淀区将继续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完善“五位一体”儿童关爱服务机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让青春的力量在守护童心的事业中持续绽放。
编辑/婷婷 审核/乔可欣
欢迎投稿:tqwxxbs.hd@mail.bjhd.gov.cn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