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好的,罕见的,东亚家庭样本

在唐拉拉的记忆里,父亲金松哲的葬礼上,来宾们穿着暗绿、鲜橘、棕褐的衣裳,胸前别着鲜红的玫瑰——这是她特意要求的,"来者请穿着鲜艳的衣服"。这场打破常规的告别,藏着一个东亚家庭罕见的相处密码:尊重生命的每个阶段,包括死亡。

五六年前景色,父亲就和她约定:不进ICU,不插管,拒绝一切创伤性抢救。去年秋天,86岁的父亲陷入昏迷,唐拉拉撤掉呼吸机和营养液,在朝鲜族民谣中陪他走完最后一程。父亲安详的表情,让她想起几年前母亲的离去——同样是不被过度医疗打扰的告别,葬礼上朋友们穿孔雀蓝、明黄色裙子,像一场温柔的庆典。

这个家庭的"反常",不止于对待死亡的态度。上世纪70年代,唐拉拉想戴父亲的帽子上学,父母说"你想戴就戴";80年代,她要听被禁的邓丽君,父亲满城找录音带;工作后她辞掉铁饭碗去北京"流浪",父母虽担忧,只问"你过得开不开心"。连她带着没工作的画家丈夫回家,母亲也只问一句:"他要饭你也愿意跟着吗?"得到肯定答案后,便欢欢喜喜筹备婚礼。

这种无条件的爱延续到第三代。外孙都都成绩垫底,不爱上学,整天和老头钓鱼、打弹弓,唐拉拉和父亲从不说"你应该怎样"。父亲去世前,13岁的都都发现姥爷不对劲,自己打120送医,守在床边听姥爷说"要去天堂啦"。

如今,唐拉拉把父母的骨灰合葬在老家山上,没立墓碑。她常去山里坐着,觉得风里都是父母的拥抱。这个家庭从不用"为你好"绑架彼此,却把爱活成了最自然的模样——母亲会买保健品被骗,父亲笑着付钱;父亲集邮摄影,母亲在旁傻乐;他们支持女儿所有选择,也教会外孙"猫有猫道,狗有狗道"。

有人说这样的家庭太理想化,可唐拉拉觉得,父母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事:相信对方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当多数东亚家庭困在"你应该"的枷锁里时,他们用60年证明:爱不是控制,是让每个生命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绽放与谢幕。

那么你觉得,这样的家庭模式,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还是我们可以努力靠近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1

标签:娱乐   东亚   样本   罕见   美好   家庭   父亲   拉拉   父母   母亲   外孙   姥爷   葬礼   朝鲜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