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份,中国与巴基斯坦就正式达成了协议,计划让一名巴基斯坦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执行短期飞行任务。
现在有了新进展!目前巴基斯坦已经通过层层筛选,选出了两名航天员,这两人自2025年10月起,会在我国航天中心进行为期约一年的综合训练。
中国空间站的操作界面、指令系统以及正式通信均使用中文,为确保关键操作零差错、航天员之间能够高效准确沟通,因此中文教学将贯穿训练全程,将重点考核。此外,培训还涉及空间站设备操作、太空实验执行、应急故障处理等核心技能。总之,那两名巴方航天员需要在大约一年的时间内通过语言和技能的双重训练和考核。
训练完成后,将在那两人中择优选取一名,以载荷专家的身份跟随中国航天员一同进入我国的天宫空间站,执行大约为期一周的联合太空飞行任务。通过载人航天合作,中巴双方将进一步增强战略互信。
按照计划,那名巴基斯坦航天员预计将在2026年10月造访我国空间站。选在这个时间点,是因为我国空间站的航天员一般每半年轮换一次,而今年10月下旬,已在太空工作了半年的神州20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就会返回地面,接替他们的则是神州21号的三名乘组。按照半年一轮换的规律,明年10月正好是我国神舟23号上天之日,届时巴基斯坦航天员将随中国航天员一同上天。
巴方航天员在我国空间站只能待上一周,是因为每次轮换均存在大约一周的交接期,而巴方航天员正好在这个间隙内开展太空7日游。一周时间已经足够初入太空的巴方航天员积累经验,进行太空实验了,毕竟我国有些航天员在地面辛苦训练很多年,直至退役都没有等来进入太空的机会。
从相关信息来看,2026年10月中巴双方的航天员往返太空的工具仍将是神舟飞船,不可能是梦舟。因为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梦舟”虽然最多可以搭载7名航天员往返地面与近地轨道,但还在研制中,未获得全面验证,2026年执行近地轨道载人任务的可能性不大,在时间上太赶了。
新一代载人飞船还需要与新一代载人火箭相互协作,这样才能执行载人航天任务。按照计划和当前的进度来看,我国用于执行近地轨道载人任务的新一代载人火箭“长征十号甲”,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前后首飞,同时搭载梦舟飞船进行近地轨道无人测试。在那以后,才有可能用于近地载人任务。而用于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的“长征十号”火箭,预计将在2027年前后首飞,同时搭载梦舟飞船进行无人绕月飞行。
神舟飞船是我国目前唯一服役的载人飞船,内部空间较为紧凑,仅能搭乘三名航天员。
照此来看,2026年四五月份上天的神舟22号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其中有一名应该会在2026年10月份以后仍留在太空,把神舟22号飞船的一个座位让给巴基斯坦宇航员,让其借此返回地面。若真是如此,中国航天员将开启超长待机模式,首次挑战长达一年的太空飞行任务。至于那位挑战极限的中国航天员,预计将在2027年四五月份搭乘神舟23号返回地面。当然,这个目前还属于猜测,具体任务规划以官方信息为准。
此前,国外已有航天员进行过长达一年的太空飞行任务。例如,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航天员波利亚科夫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停留了大约437天,至今仍然保持着单次在轨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我国空间站已经平稳运行了好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有能力针对航天员长期在轨开展研究。
中国空间站的扩容已提上日程,空间站将从现有的“T”字构型分阶段扩展,在2030年前完成六舱“干”字型组合体建设,届时常驻航天员也将从目前的3人增加到6人。巴基斯坦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这将是中国空间站首次迎来外国航天员,这将为以后载人航天方面的国际合作积累经验。
更新时间:2025-10-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