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逐渐变热,气温不断上升,人们出汗的量也明显增多。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或者长时间待在高温且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轻微的中暑可能会让人感到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和呕吐;而严重的中暑则可能导致高烧、昏迷,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特别是那些在户外工作的人、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他们更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防范。
预防中暑的“黄金法则
忌过量食用冷饮:冷饮适量食用可以解暑降温,但如果大量食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长期过量食用冷饮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导致黏膜层变薄,甚至可能出现黏膜水肿或糜烂。因此,冷饮要适量,不要过度贪凉。
忌不开窗户通风:在三伏天,很多人因为怕热而长时间关闭窗户,只在室内吹空调。然而,这种潮湿闷热且通风不良的环境容易引发中暑。而且,如果使用空调时不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室内空气质量会变差,反而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忌冷风直对着吹:如果空调的冷风直接对着颈椎吹,会使颈椎和背部的肌肉受寒,从而导致后背酸痛等问题。在夏季,应避免长时间吹空调,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同时要避免将颈肩部位长时间暴露在冷风中。
中暑信号早识别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全身乏力、耳鸣等,体温通常正常或略有升高(低于38℃)。
轻度中暑:体温上升至38℃以上,可能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等症状。
重度中暑:病情严重,体温可超过40℃,伴有昏迷、抽搐、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需立即就医!
中暑急救小常识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1.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2. 补充液体:给患者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其他电解质饮料。
3. 人工散热: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或在腋下、腹股沟等处进行冰敷。
4. 重症中暑:如果患者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重症中暑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医救治。
快速降温快速补液
1. 快速降温: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以便散热。
2. 快速补液: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如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3. 物理降温:采用湿毛巾冷敷、冰敷腋下等方法帮助患者快速降温。
4. 紧急就医:若患者症状严重,如体温超过40℃、昏迷或抽搐,需立即拨打120,紧急送医。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患者从高温环境中移出,安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2. 补充液体:给患者适量饮用淡盐水或其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盐分。
3. 人工散热:使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或在腋下、腹股沟等处进行冰敷,帮助患者快速降温。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若出现高热、昏迷、抽搐等重症中暑症状,应立即拨打120,及时送医救治。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