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实际使用角度,全面解析适马14mm F1.4 Art这款当今最具辨识度的超广角镜头。它不仅是适马首款14mm F1.4镜头,更是全球首款全画幅、直线透视设计的F1.4超广角定焦镜头,专为无反相机打造,目前提供徕卡L卡口与索尼E卡口版本。
1. 概述
设计一款14mm F1.4镜头绝非易事——只需观察或握持适马14mm F1.4 Art,便能直观感受到这一点。它体积庞大、重量惊人,以至于适马特意为其配备了三脚架环!通常,三脚架环仅用于超远摄镜头,而超广角镜头配备该部件,足见其专业定位。
光学结构上,这款镜头极为复杂:采用15组19片镜片,包含3片非球面镜片;适马还加入了最先进的镀膜与低色散镜片,以提升光学素质。镜头售价对适马而言略高,但远低于尼康、佳能、索尼同规格镜头(例如,索尼14mm F1.8 GM光圈小2/3档)。
样片1参数:Nikon Z8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6400,20s,F2.8
样片2参数:Sony a7R V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100,0.4s,F16.0
2. 做工品质
适马14mm F1.4 Art主要采用高品质塑料材质——具体为适马自研的热稳定复合材料。该材质广泛应用于适马多款镜头,对天文摄影师尤为友好:与廉价塑料不同,它在温度变化时几乎不会膨胀或收缩,拍摄银河时无需担心“夜间气温下降导致对焦偏移”的问题。
Sigma/适马14mm F1.4 DG DN 全画幅大光圈广角 风光水下摄影 镜头 ¥8999 购买不过,多数摄影师首先注意到的并非材质,而是镜头的尺寸:直径101mm×长度152mm,重量1160g,是目前市面上尺寸最大、重量最重的14mm镜头(包括变焦镜头)。仅前代单反镜头适马14mm F1.8 Art能与之抗衡——两者重量相同,F1.4版本仅略大一点。
(左至右:适马14mm F1.4 Art、适马14mm F1.8 Art、索尼14mm F1.8 GM)
若计划在恶劣环境中使用,无需担心:镜头具备全面防风雨密封设计,且采用内对焦方式(对焦时镜筒不伸缩)。笔者在雪地、极寒、多尘环境中测试,镜头均表现出色,测试结束后仍如新的一般。
令人惊喜的是,镜头配备的可拆卸三脚架快装板兼容阿卡(Arca-Swiss)标准,无需额外购买阿卡快装板;且这一设计十分必要——14mm F1.4 Art存在明显“头重脚轻”问题,若无三脚架环,整套设备平衡感会大幅下降。虽不至于因重量导致卡口变形,但三脚架环对优化设备平衡的作用显著。
做工方面唯一的顾虑(且难以避免)是:前镜片尺寸大且暴露在外。在多沙、多冰晶的大风环境中使用时需格外小心——笔者测试期间镜头未出现划痕,但仍建议在恶劣大风天气中谨慎使用。
样片参数:Sony a7R V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100,1/25s,F16.0
这款镜头不支持传统前置滤镜,无法轻松安装UV镜、保护镜或偏振镜;若需使用,需搭配耐司(NiSi)等品牌专为其设计的高端滤镜系统,但这类系统需使用150×150mm或150×170mm的超大尺寸滤镜,对多数摄影师而言实用性较低。
不过,镜头后端设有卡口式滤镜支架,可安装插入式滤镜——若仅需ND镜(减光镜),这一设计已足够。
有趣的是,镜头附赠的镜头盖设有两个小槽,可存放小型凝胶滤镜——但空间有限,部分后端滤镜无法放入,且适马不建议长期存放。笔者个人更倾向于简洁的滑动式镜头盖,而非这种厚重复杂的设计;但选择这款镜头的用户,本就不会以“减重”为首要目标,因此影响不大。
样片参数:Nikon Z8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6400,15s,F2.8
最后需提及:许多银河摄影师(尤其延时摄影用户)会使用镜头加热带,防止前镜片夜间起雾。适马宣称14mm F1.4 Art设有“加热带固定结构”——具体而言,镜筒末端呈明显收窄设计,且带有防滑纹理,可防止加热带滑落。
总体而言,适马14mm F1.4 Art做工精良,且针对银河摄影进行了贴心设计。即便暂不考虑画质),仅凭这些“提升使用体验的细节”,也足以吸引专注于星空拍摄的摄影师。唯一的顾虑仍是体积——它绝非“随手塞进包中”的镜头;若可接受F1.8或F2.8光圈,市面上有更小巧的14mm镜头可选。
样片参数:Sony a7R V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100,0.4s,F16.0
3. 操控体验
适马为14mm F1.4 Art配备了堪比高端超远摄镜头的丰富操控按钮,且均具备实用价值。镜筒左侧的操控布局(从上至下)如下:
- AF/MF(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切换开关
- 对焦锁定按钮(可自定义为多种功能)
- 手动对焦锁定开关
- 光圈环档位/无级切换开关
镜筒右侧设有一枚未标注的开关:
这是光圈环“半锁定”开关——开启后,要么锁定在“A(自动)”档位(通过相机控制光圈),要么锁定在手动光圈档位(可在F1.4-F16间调节,但无法切换至“A”档)。
笔者对这款镜头的操控设计给予满分:适马甚至在每个开关下方添加了白色标识,用于指示开关的工作状态——对常在弱光环境中使用的镜头而言,这一细节十分贴心。
样片参数:Sony a7R V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100,1/50s,F16.0
4. 适马14mm F1.4 Art核心参数
适配卡口: 徕卡L卡口(另提供索尼E卡口版本)
焦段:14mm定焦
视角(全画幅):114°
最大光圈: F1.4
最小光圈:F16
光圈叶片:11片(圆形)
滤镜接口:无(不支持前置滤镜)
镜片数量:19片
镜片组数:15组
特殊镜片:3片非球面镜片、3片低色散镜片、1片特殊低色散镜片
抗反射镀膜:超级多层镀膜
防抖功能:无
对焦方式:内对焦
控制环:对焦环、光圈环
功能按键:1枚
对焦马达:HLA(高响应线性执行器)
最小对焦距离:30cm
最大放大倍率 :0.08倍(1:12)
卡口材质:金属
防风雨密封:有
尺寸(长×直径)-索尼E卡口:152×101mm
尺寸(长×直径)-徕卡L卡口:150×101mm
重量-索尼E卡口:1160g
重量-徕卡L卡口:1170g
1. 对焦特性
适马14mm F1.4 Art的自动对焦“快速且静音”,在取景器与实时取景模式下均具备出色精度——即便在放大微小对焦误差的实验室环境中,精度仍表现优异。搭配Sony a7R V时,对焦精度与原厂镜头持平(通过Megadap转接环搭配Nikon Z8时表现不稳定,但转接镜头通常存在此类问题)。
得益于F1.4大光圈,镜头在极暗环境中也能轻松对焦,笔者甚至成功实现“对星对焦”——不过总体而言,精细手动对焦的精度与一致性更优。手动对焦环的调节行程充裕,便于精准定位星点对焦。
样片参数:Nikon Z8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6400,15s,F2.8
近摄能力方面,这款镜头并非强项:0.08倍(1:12)的最大放大倍率在同类镜头中处于下游水平。全画幅传感器下,最近对焦距离时,可拍摄的最大被摄体宽度约为43cm。
但无需在意——它本就不是“超广角微距镜头”,更非“超广角宠物摄影镜头”。适马设计14mm F1.4 Art的核心目标只有一个:银河摄影。
样片参数:Sony a7R V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100,1/40s,F16.0
2. 畸变
实验室测试显示,适马14mm F1.4 Art的畸变程度中等偏高,桶形畸变量约-2.83%。若拍摄建筑,或画面包含水平地平线,需进行后期校正;虽略高于多数14mm定焦镜头,但仍低于常规14mm变焦镜头。
(-2.83%畸变模拟图)
3. 彗差
彗差是与锐度相关的像差,会导致画面角落的星点呈拖影状——日常摄影中通常不明显,但对银河摄影至关重要。鉴于这款镜头的核心定位是银河拍摄,笔者特意重点测试其彗差表现。
以下裁剪图取自画面特定区域:
(裁剪区域参考示意图)
本部分所有测试均采用6秒短曝光(对银河摄影而言),以消除星轨影响;为补偿进光量,使用了高于常规的ISO值——虽会增加噪点,但可独立观察彗差及其他像差,不受星体运动干扰。
测试1:适马14mm F1.4 Art + Sony a7R V
先看画面中心作为参考,再分析左上角角落。以下为F1.4光圈下的中心裁剪图:
(F1.4,中心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a7R V)
中心表现已十分出色,为精简篇幅,不再展示其他光圈的中心裁剪图——全开光圈的表现已无需担忧。
关键在于极端角落的表现,以下为F1.4、F1.8、F2、F2.8光圈的角落裁剪图:
(F1.4,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a7R V)
(F1.8,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a7R V)
(F2,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a7R V)
(F2.8,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a7R V)
彗差控制表现优异:F1.4时虽非完美,但完全可用;F2时锐度显著提升;F2.8时表现完美。
测试2:适马14mm F1.8 Art + Sony a7R V
适马14mm F1.8 Art是前代单反镜头,后推出索尼E卡口版本,与新款F1.4版本尺寸重量相当,在当今市场实用性较低,但因长期受银河摄影师青睐,仍具备对比价值(详见相关评测)。以下为其F1.8全开光圈的中心裁剪图:
(F1.8,中心区域——适马14mm F1.8 Art + a7R V)
与F1.4版本一致,全开光圈的中心表现出色,无需担忧。
角落表现对比:
(F2,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8 Art + a7R V)
(F2,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8 Art + a7R V)
(F2.8,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8 Art + a7R V)
显然,其角落表现逊于新款适马14mm F1.4 Art:F1.8时虽可用,但F2.8的表现仅与新款F1.4相当——新款镜头的优势十分明显。
测试3:索尼14mm F1.8 GM + Sony a7R V
笔者此前评测索尼14mm F1.8 GM时,曾盛赞其彗差控制。与适马14mm F1.4 Art相比表现如何?先确认其全开光圈的中心表现:
(F1.8,中心区域——索尼14mm F1.8 GM + a7R V)
中心表现出色!关键仍在极端角落,以下为F1.8、F2、F2.8光圈的角落裁剪图:
(F1.8,角落区域——索尼14mm F1.8 GM + a7R V)
(F2,角落区域——索尼14mm F1.8 GM + a7R V)
(F2.8,角落区域——索尼14mm F1.8 GM + a7R V)
结果一目了然:索尼14mm F1.8 GM的彗差控制更为出色(至少F1.8、F2时如此);收缩至F2.8后,两款镜头表现相当。
差距虽不悬殊,但足以让索尼14mm F1.8 GM在本次测试中夺冠。需注意的是,F1.8、F2光圈下,索尼镜头的暗角比适马14mm F1.4 Art多约1/3档,使用时需留意。
测试4:适马14mm F1.4 Art + Nikon Z8
最后,笔者测试了镜头通过转接环适配尼康Z系统的表现:使用Megadap索尼-尼康转接环(无光学镜片的中空转接环)。
以下裁剪图的比例与前文一致;因Nikon Z8为4500万像素(Sony a7R V为6000万像素),裁剪图分辨率略低,但不影响结论。
F1.4光圈下的中心裁剪图:
(F1.4,中心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Nikon Z8)
中心表现完美,与索尼a7R V上的表现一致,无任何问题。
但极端角落的表现有所变化:
(F1.4,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Nikon Z8)
(F1.8,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Nikon Z8)
(F2,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Nikon Z8)
(F2.8,角落区域——适马14mm F1.4 Art + Nikon Z8)
结果有趣:星点无模糊,但呈细线状而非完美圆点。笔者最初怀疑是星轨导致,遂采用2.5秒短曝光重试,星点形态无变化;也可排除转接环对齐问题——若为此因,收缩光圈后应明显改善,且会呈现失焦模糊而非细线状。
跨品牌转接无反镜头时,角落出现问题并非首次(索尼14mm F1.8 GM转接时问题更明显)。建议尽可能使用原厂镜头,确保镜头与设计对应的传感器适配(笔者经验:单反镜头转接无反相机无此类问题)。
即便如此,角落的细线状星点仍在可接受范围内——笔者测试期间用“适马14mm F1.4 Art + Nikon Z8”组合拍摄了大量照片,均具备实用价值。但通常不建议特意转接使用,若条件允许,更推荐尼康20mm F1.8 S或14-24mm F2.8 S。
4. 眩光与星芒
结构复杂的14mm镜头通常易出现眩光,但适马14mm F1.4 Art的表现令人惊喜,以下为典型示例:
(Sony a7R V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100,1/80s,F16.0)
唯一不足是:当太阳位于画面外时,镜头易出现点状眩光——遮光罩无法完全阻挡轴外光线,以下为同一场景的示例:
(Sony a7R V + 适马14mm F1.4 Art @ ISO 100,1/50s,F16.0)
星芒方面,因镜头采用11片光圈叶片,收缩至F16时可拍出22角的锐利星芒,视觉效果出色。
在银河摄影领域,适马14mm F1.4 Art的表现难逢对手——根据优先级不同,它甚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佳的银河摄影镜头。但为实现这一目标,适马也做出了不少妥协。
1. 优势
- 做工精良,公差控制严格,防风雨密封性能强
- 操控配置丰富,堪比高端超远摄镜头
- 实用细节设计多,如兼容阿卡标准的三脚架快装板、加热带适配结构、手动对焦锁定开关等
- 色差控制极佳
- F1.8及更小光圈下,暗角表现意外优秀
- 全画幅锐度出色,从中心到角落均保持高锐度
- F1.4光圈下彗差控制良好,星点质量高
- 太阳入镜时,眩光控制出色
- 性价比突出
2. 不足
- 体积与重量庞大,是所有超广角镜头中最大最重的
- 前镜片尺寸大且暴露,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 无便捷的前置滤镜安装方式
- F1.4、F1.6光圈下暗角严重
- 桶形畸变量偏高
- 太阳位于画面外时,易出现点状眩光#头条活动市集##秋日生活打卡季##万能生活指南#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