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凯文
编辑|洲洲影视娱评
7月17日,一部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今年最好的国产片”的《戏台》却改档到了25号。
这部由陈佩斯花了数年磨剧本磨出来的作品,一亿多成本开售初期不到40万票房,确实让人有些担忧。
然而好作品总是经得起波折,改档后随着点映的好评不断,票房在短短几天内飞速飙升。
从39万票房到破7000万票房,陈佩斯沉寂45年后的这场“反击战”,终于打赢了。
为了能让这部《戏台》真正上戏台,陈佩斯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
然而电影在第一步就遇到了大难题——如何筹措足够的资金?
71岁的陈佩斯显然不如年轻时那么有号召力,要么是资方不愿意投资一个“过气演员”,要么就是好不容易拉来的投资方最后也选择“溜之大吉”。
没了投资方,陈佩斯一咬牙,自己当了投资人。
他先是抵押了自己在北京的别墅,就连儿子陈大愚也和妻子商量,拿出两人攒了多年的积蓄帮父亲圆梦。
一家老小最后凑出来1亿200万元当资金,最终开始拍摄《戏台》。
因为这部作品的前身是话剧,想要电影化就要涉及空间上的巨大改动。
话剧固定在舞台上,发挥全靠演员本身,然而电影不仅要考虑场地和天气,后期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如今电影行业已然和十几年前不一样,再次接触到电影拍摄,71岁的陈佩斯反而成了组里“最没经验的那一个”。
不过年龄并不是人追求梦想的桎梏,他打算重新起步开始学习新技术。
为了还原民国时期的各种细节,他亲自把关每一件服装的设计。
登台演出的戏服,也是请了苏州老手艺人纯手工刺绣花大功夫做出来的。
对于演员,他还准备了8页的导演阐述。
这8页几乎把他所有的要求都讲得明明白白,其中对演员要求的严格甚至就是明摆着告诉你:
“我这电影对演员要求很高,没点真功夫的就别来凑热闹了。”
对于自己,他更是“卖了老命”。
71岁的陈佩斯不请替身,自己爬上10米高的水车拍摄,这么危险的场景他重复拍了20遍才满意。
就连撞木桩也不用安全气囊,坚持用自己的脑袋实打实地撞。
然而他的努力却并没有马上得到回报。
7月17日,本该赚得盆满钵满的《戏台》却只赚回了1亿成本的百分之零点四。
先是姜文的《你行!你上!》提档,紧接着又是大鹏的《长安的荔枝》提前上映,偏文艺片的喜剧,根本竞争不过这些主流作品。
本就只有15%的排片率,这一下被挤成了个位数。
甚至有些地区的影院还把《戏台》安排到了午夜场,让它和那些影院搞活动的“10块钱随便看”的电影坐一桌。
然而陈佩斯最不缺的就是耐心和抗压能力。
45年磨一剑的他,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再次一鸣惊人。
别看陈佩斯是登上过春晚的存在,他的演绎生涯其实并非一帆风顺。
因为出生在一个非常时期,陈佩斯并未经历过完整的童年。
他的父亲陈强因为文革被打成了黑帮,所以他只能跟着父亲上山下乡去建设兵团工作。
后续他不是没想过好好工作,但是不管他报考北京军区文工团还是总政话剧团,都因为他父亲的“黑历史”被拒绝。
1973年,四处碰壁的陈佩斯遇到了田华,在他的帮助下,陈佩斯总算是考进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考上剧团后,陈佩斯就如“鱼跃龙门”一样开始迅速发展。
先是和父亲合作的《瞧这一家子》拿到了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又是因为《夕照街》中的“二子”拿到了金鸡奖最佳男主提名;
1988年更是靠着《少爷的磨难》拿到了小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不过要说最辉煌的时刻,还是和朱时茂同登春晚的那几年。
不管是《吃面条》还是《拍电影》,他总是以一个小市民的视角给观众带来了难以忘怀的经典小品。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给人开玩笑,即使是登上过春晚的陈佩斯也不例外。
2001年,陈佩斯偶然间发现某电视台正在播放着《吃面条》《卖拐》等作品。
让他觉得不可理喻的是,这个电视台是没有经过授权,擅自播放的。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他最终选择起诉了电视台。
判决过程很顺利,陈佩斯很快便胜诉了。
但是这个结果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喜讯,因为他这之后便遭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行业封杀。
尽管还能偶尔出一些作品,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没能在春晚上看到他的身影。
借由这个事件,陈佩斯开始转型话剧演员。
这期间,他开始了多地巡演自己的话剧,即使减少了电视上的曝光,但是他的《雷人晚餐》和《戏台》等话剧作品依旧收获了不少好评。
这话剧一拍就是24年,直到2025年,心里憋着一股气儿的陈佩斯终于决定重新进攻影视圈。
这次他不靠话剧,也不靠小品,而是要靠自己的电影。
自从1980年和父亲合拍了《瞧这一家子》后,陈佩斯就一直想有一部自己的作品。
而翻拍的《戏台》就是他这45年沉淀交出来的答卷。
“好事多磨”,《戏台》就像陈佩斯本人一样顽强,即使是经历了改档,依然在短短几天内突破了7000万预售。
他的这份坚持,也总算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电影中金啸天和凤小桐面对炮火依然挺直脊梁演唱《霸王别姬》;
现实中陈佩斯面对资方跑路依然坚持拍摄《戏台》。
他又何尝不是“别了虞姬的霸王重新归来”。
他是一位老艺术家,但是他却并没有选择跟着时代浪潮成为过去。
“人生本就如戏台”,台下几十年地琢磨,不就是为了台上那片刻光辉。
部分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电影《戏台》点映及预售总票房破6000万
大众日报|影片点映口碑两极化,《戏台》电影化呈现差了火候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