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生更“慧”医

【来源: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_行业资讯】

6月30日,贵阳市第六医院老年医学/神经内科诊室内,从业20余年的医生刘涛面对一位剧烈头痛的患者皱紧了眉头。

患者描述症状零碎,病症指征不明显。只见他轻点电脑上的39AI大模型,瞬间生成15个精准问题链。“哪个位置痛?”“钝痛还是刺痛?”“是否伴随呕吐?”……随着患者一一作答,屏幕很快跳出诊断方向:紧张型头痛。结合AI辅助和自身行医经验,刘涛迅速开出处方并安排检查,全程不过几分钟。

然而在半年前,刘涛还是个对AI充满疑虑的“传统派”医生。如今,他已华丽转身成为AI辅助下的“加强版”医生。“医生不可能面面俱到,AI辅助能让诊断更准,效率更高。”刘涛坦言。

这场观念的巨变,始于去年9月的一场人机对抗赛。贵阳市第六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张云记忆犹新:同一份医学考题,39AI以94分战胜了骨干医生组的75分。

该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良芬起初“不信邪”,但在第二次对抗赛中,医院特意挑选了疑难病例中的“硬骨头”,结果AI再度完胜,这让他心服口服。

39AI是由贵阳朗玛信息自主研发的医学大模型。它通过专业医疗数据训练,将39健康网20年累计数据“投喂”给AI,持续吸纳科学文献及医学指南等医疗健康数据资源,为医生提供临床诊断辅助支持。目前,该AI已迭代至第八版,涵盖疾病诊断、病历深度分析、医生笔记、医学咨询四大模块。

在贵阳市第六医院老年医学科病房,管床医生王明娟举着平板电脑演示:问诊时点击录音键,39AI根据问诊信息自动生成规范病历。“以前写复杂病历耗时长,现在从病床走到护士站,系统已整理好基本病史。”她切实感受到AI带来的便利。

在任务繁重的老年医学科病房,AI带来的变化尤为深刻。作为全院最早应用39AI的科室,AI不仅杜绝了误诊漏诊,更能深度分析病历,起到“多学科专家会诊”的作用,大幅提升诊疗准确率,拓宽年轻医生视野。张良芬对AI的态度,也从“不接受”转变为“离不开”,现在他深感AI如同给医生加了双“智慧手”。

自去年10月39AI投入贵阳市第六医院门诊及住院系统以来,每日辅助诊疗量超200例,累计门诊量达1.8万例,医院的问诊效率提升40%。

无独有偶,年初省人民医院本地化部署DeepSeek系统,肝胆外科芶欣教授团队初步构建“三维手术模拟-机器人辅助切除-智能康复规划”的全流程AI诊疗体系,实现了复杂病例的流程优化。芶欣说:“AI能承担70%标准化工作,医生可以腾出更多时间,集中更多精力开展医疗诊治工作。如今,科室医患沟通时间平均延长12分钟,通过标准化服务释放更多人文关怀,这才是AI的意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科技   医生   贵阳市   老年医学   病历   医院   医学   数据   患者   医疗   病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