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伏天 炎热不去 谨防“秋老虎”伤身

立秋

Beginning of Autumn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意味着炎热的盛夏即将慢慢退去,凉爽的秋风会悄然而至?其实,立秋更要谨防“秋老虎”伤身。

因为立秋仍处于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散,民间也有“秋后一伏热死人”的俗语。所以立秋后的这段时间,防暑仍然很重要。

我们在饮食上可以适当吃些瓜类,比如丝瓜、冬瓜、西瓜,有利于清热、利湿、消暑。同时,立秋后昼夜温差也在逐渐变大,夜晚要适当减少空调使用,避免过分贪凉导致感冒,可以在早晚比较凉爽时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除此之外,这个时节更多的时候潮湿多雨,容易湿热困脾,加上人们喜食寒凉,更容易伤了脾胃。所以立秋之后,需趁机好好调养脾胃,为日后秋冬进补打下基础。

这里有2个简单易学的健脾小方法,不妨试试看~

健脾祛湿四味豆浆

【做法】芡实、山药、茯苓、莲子等份,浸泡12个小时后打豆浆即可。

茯苓补脾止泻、祛湿;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芡实被称为“水中人参”,可以健脾益气渗湿;山药被称为“脾胃第一补”,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四味食材搭配起来,有很好的健脾利湿之效。

健脾养胃阴陵泉穴+足三里穴

阴陵泉穴:是脾经的主要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凹陷处,经常按揉有助于改善脾虚。

足三里穴:是胃经上的穴位,位于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四指宽的地方。经常按揉可以调节胃的功能。

进入秋季,还要注意调心

中医上有说“秋内应于肺,在志为悲(忧)”。就是说,夏秋之交,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开始减缓,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短的变化,就会有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产生,最直接的就是容易“悲秋”,容易使人情绪低落。

这时候,可以试试每天按揉太冲穴,这个穴位位于足背上,第一、第二跖骨中间的后方凹陷处。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有调畅情志的功能,而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经常按揉就有助于调节情绪,保持好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养生   秋老虎   伏天   立秋   炎热   脾胃   穴位   太冲   芡实   茯苓   山药   莲子   豆浆   凉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