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刚公布,各地线上补贴申领渠道还未开通,已有诈骗分子“蹭热点”,利用这一惠民政策制造新骗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在热点事件中“蹭热度”实施诈骗,一直以来都是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之一。育儿补贴政策涉及全国范围内的育儿家庭,覆盖人群广即意味着潜在受害群体庞大。叠加政策公布到落地存在时间差,诈骗分子便乘机利用部分普通家庭对申领流程、官方渠道缺乏了解,使用伪造的“补贴申领通知”,但精确包含政策关键数据,增强民众的信任,使骗局高度仿真。
育儿补贴常见诈骗套路
1.假冒官方发布短信。诈骗分子冒充卫健委、财政局等政府部门,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声称可“快速申领育儿补贴”,诱导群众点击陌生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信息。
2.伪造政府网站。诈骗分子制作高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地方卫健委网站,设置“育儿补贴申领”飘窗,要求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及验证码等信息。这类网站界面看似与官方一致,实则网址存在细微差异,一定要仔细辨别。
3.制造紧张氛围。诈骗分子在微信群、QQ群发布“育儿补贴快速申领”“过期视为放弃”等虚假信息,制造紧张氛围,通过“名额有限”“最后三天”“点击链接即可申请”等诈骗话术诱导群众。
4.骗子通常会选择凌晨、午休等时间段,让受害人收到后不便向周围人求证。引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输入个人信息及银行卡情况。
5.收到所谓的“中国银联”短信验证码。根本不是“补贴金”验证短信,而是骗子后台盗刷银行卡的消费短信,一旦输入验证码,卡里的资金便被盗刷。
如何正确申领补贴
线上: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育儿补贴信息管理系统申领。国家卫健委依托各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设置育儿补贴申领专区,同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服务平台开通了育儿补贴申领入口。
线下:到婴幼儿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理,需携带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等材料。
发放渠道:申领人或者婴幼儿的银行卡或其他金融账户。
重要提醒
由于各地尚未开通线上申领育儿补贴渠道,因此现在就发布“领取育儿补贴”信息的,一定是诈骗!
收到“领取育儿补贴”的网址链接或二维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谨防上当受骗。
不要点击不明链接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要随意在陌生网站上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以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更不能按其提示进行转账汇款等操作,防止造成财产损失。
如有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或96110报警。
来源:北京网络举报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