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是秦国历史上一位有名且功勋卓越的君主,是他带领着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一步步成长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国。
秦穆公的一生波澜壮阔,登上过高山,也跌下过谷底,但是他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秦国。就算是在临死之前,他心里想的依然是秦国基业……
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其余六国,终结了周朝末年五百年的乱世,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
统一天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做到秦国这样,必须打下一个好底子,有了深厚的底蕴,才能成为最后的胜者。
而秦国就是因为有秦穆公打下的好底子,才能从六国之中脱颖而出,嬴政才能当上秦始皇。那么秦穆公为秦国留下了什么?为什么说秦始皇也是沾了他的光?
其实秦穆公即位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一件让他名留青史的大事。
公元前655年,秦穆公迎娶晋国公主,由此诞生一个成语——秦晋之好,后世之人经常用这个成语来代表两家结为亲家。
当然,秦穆公结亲这件事只是一个开端,真正体现出“秦晋之好”的地方还在后面。
不过秦国与晋国的这一次联姻,让秦穆公得到了两个关键人物。
第一个人物自然是他的妻子,而第二个人物便是他妻子带来的奴仆——百里奚。
百里奚本是虞国大夫,晋国出兵灭掉了虞国,将百里奚当作了公主的陪嫁奴仆。
虽然百里奚的前途已经黯淡无光,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趁着守卫打盹的工夫,他逃了出来。
逃出生天的百里奚本想去楚国当谋士,但是他却被楚国的商人抓了起来。
其实秦穆公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想着请百里奚做自己的老师。
可是当他把妻子接来之后才发现,百里奚已经不见了。
秦穆公十分后悔,他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当初自己应该早些关照百里奚的。
为了找到百里奚,秦穆公一直在等待,就连刚娶进门的媳妇都被冷落了。
经过一番寻找,秦穆公终于得到了百里奚的消息,他现在被一个楚国商人抓了起来,打算当奴隶卖掉。
秦穆公本打算派人带着一百金去将百里奚赎回来,但是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如果自己如此兴师动众,必然引起楚国人的怀疑,万一楚国人硬要留下百里奚,秦穆公也没办法。
于是,秦穆公决定亲自前往楚国边境,跟那个楚国商人谈一谈。
最终秦穆公以五张羊皮的价格,将百里奚从市场上买了回来,这便是“百里奚举于市”的故事。
百里奚来到秦国后,得到了秦国的隆重接待。
秦穆公对于百里奚恭敬无比,对于百里奚推荐的人,他无条件信任,对于所提建议,秦穆公也全部采纳。
在百里奚的帮助下,秦国逐渐走向富强,有称霸春秋的架势。
秦穆公给秦国留下的第一件宝贝:任人唯贤。百里奚的地位何其卑微,但是秦穆公就仿佛看不见一样,一直对百里奚恭敬有加,成就了一番佳话。
而这种用人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秦始皇时期,就算不是秦国人,就算地位低微,秦始皇都一视同仁,这使得秦国人才济济。
百里奚来到秦国后做了很多事,只有两件事极为关键,而这两件事便是秦国最大的优势。
首先,百里奚觉得,如果想要让秦国强大起来,就必须扩大秦国的领土。
但是秦国位于最西边,秦国再往西就是西戎诸国了,在秦国眼里,那些人都是蛮夷,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百里奚很清楚如果秦国真想扩张的话,西边是唯一的路,因为秦国东边就是晋国,而晋国已经将秦国牢牢地关在了中原之外。
当百里奚向秦穆公提出“进攻西戎”战略时,有很多人都站出来阻止,他们认为百里奚会害了秦国。
秦穆公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听从百里奚的建议,并且帮着百里奚说服了秦国之人。
恰好此时西戎有位使者来,秦穆公隆重接待了他,并且将他留在宫中照顾。
从这个名叫由余的使者口中,秦穆公得知了西戎的具体情况,甚至还了解到了西戎人的弱点。
由余告诉秦穆公,他们家的大王从未见识过声乐,很是向往。于是秦穆公马上便挑选了十二名会声乐的女子,并且将她们送给了西戎“绵诸王”。
绵诸便是由余的祖国,这十二个美女到绵诸之后,将绵诸王迷得神魂颠倒,将政事国事全都抛之脑后。
百里奚趁机发兵,突袭西戎诸国中最强大的绵诸,有了由余这个引路人,秦军马上便击败了绵诸,还活捉了绵诸王。
绵诸是西戎诸国之中最厉害的国家,绵诸一倒,其余几十个西戎小国望风而降,秦国国土一下子增加了上千里。
秦国收服了西戎,这可是一次壮举,周天子为了表彰秦穆公的英勇,直接赏赐了秦国一面纯金做成的鼓。
而这也代表着秦国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哪怕秦国根本没有进入中原,也依然成为了春秋时期的霸主国。
不过,这才是百里奚办成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就是教化百姓。
秦国收服了西戎诸国,但是西戎诸国还十分落后,有的国家还处在野蛮时代。
而百里奚提出的第二个政策就是,要重视百姓,重视民生,倡导文明教化,实行重施于民。
百里奚年轻的时候,在周天子治下生活,他知道很多先进的技术,他将这些技术都传授给了秦国的百姓,当然西戎之人也没有落下。
有了这些先进的文化与技术之后,秦国打下的国土便更有价值了。
当然,百里奚做的这一些,都少不了秦穆公的支持。
百里奚只是一位出主意的人,真正该怎么做,还得看秦穆公。百里奚每次提出好的建议,秦穆公都会尽力施行,秦国的强大其实是他们两个配合起来的结果。
不过秦穆公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他曾因为不听百里奚的劝打了败仗,险些损失三员大将,之后他就不敢再忽视百里奚了。
秦穆公英明一世,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但是晚年的秦穆公愈发小心,甚至呈现出了一种病态。
秦穆公去世之时,对国内百姓推崇的三位贤者“恨之入骨”,于是秦穆公决定让这三人为自己殉葬,宁肯让秦国失去三位英豪,也不能让秦国换主人。
子舆奄息、子舆仲行、子舆针虎乃是三位贤臣,他们在秦国的声望极高。
他们为秦穆公殉葬之后,秦国的百姓还写诗纪念他们。
诗中写道“如可赎兮,人百其身”,百姓甚至愿意用一百个人的死,来换回他们其中一个人生,足见这三人的影响力。
不过,这三人越是厉害,越能体现出秦穆公这一决策的正确性。秦穆公掌权多年,他的后人无法超越他,但是外姓人却可以。
秦穆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初即位,便要面对这三个功高盖主之人,秦穆公不可能用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去赌这三人的忠心。
就算这三人代表着秦国的进步,秦穆公也不会让步,因为在他心里,秦国宁可不进步,也决不能易主!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