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本已在大麦网售罄、仅过72小时的苏永康温州演唱会,竟突遭下架。这一变故,瞬间打破了歌迷们的期待,令人错愕。当57岁的他哽咽着道歉“污点永不能磨灭”时,一场由23年前涉毒案引发的舆论海啸正席卷娱乐圈——原来法律制裁之外,公众对艺人道德底线的审判从未停止。
“审批完全合规!”浙江省文旅厅面对质疑曾如此回应。根据《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苏永康未被列入2025年劣迹艺人名单,从规定层面而言,其确实具备演出资格。但民众的愤怒直指制度漏洞:“合规不等于合德!缉毒警的血白流了吗?” 这种矛盾让两场万人演唱会48小时内化为泡影。
当苏永康在道歉信中强调“23年悔过”,网友翻出残酷对比:同期出道的新人缉毒警,已有17位牺牲在岗位上。这不是孤立事件——宋冬野哭诉“被剥夺工作权”、PGONE复出24小时封号,都印证着公众对涉毒艺人“零容忍”态度:法律可量刑,但社会信任一旦崩塌永不修复。
讽刺的是,苏永康团队深谙“钻制度空子”:近三年他悄然在连州、东莞等五城开唱,直到这次撞上全民监督的枪口。某演出公司内部文件流出:“道德风险已成最大票房炸弹”。当87%观众表示“拒看劣迹艺人演出”,行业正被迫重构规则——有公司已建立“三级道德预警”,涉毒直接划入终身封杀。
律师何生廷点出关键矛盾:《管理办法》规定涉毒艺人可申请复出,但缺乏透明的听证机制和分级处罚标准。更尖锐的拷问来自人民网评:“谁该为审批通过担责?不能总靠网友当监督员!” 这场风波暴露出行业最深的裂缝:当法律程序与民意审判撕裂时,我们究竟该信谁?
苏永康于道歉信尾援引“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以彰悔意。可评论区获赞颇高的回复,言辞犀利且一针见血:“虽改过可嘉,值得敬重,却实不必再登舞台!”此刻,我心怀疑问向您发问:涉毒艺人历经23年时光诚心赎罪,如此漫长的自我救赎,是否足以换来一次重返舞台、再度绽放光芒的宝贵契机? 欢迎在评论区投票✓支持复出✓永久抵制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