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瘾少年是一群让家长头疼的特殊群体。孩子沉迷于屏幕的光影交错,不能自拔,让家长痛心疾首,却又手足无措,为了制止孩子沉迷,家长们往往采取怒砸电脑、摔手机、砸平板、严厉责罚或殴打等极端措施, 甚至将孩子送往所谓的网瘾戒断机构。
但很多家长发现,这些做法成效不大,之所以成效不大,是急于求成的家长有没有认识到,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与成因。其实,青少年的网瘾与其说是“瘾”,不如说是“隐”,“成瘾”的背后,却另有隐情。要想水面的“瘾”之浪花平息,就要探寻水下隐藏的礁石,家长们就能看见网络成瘾背后的另一个世界。
下面我和家长们一起来探索分析孩子沉迷网络成因和原因。知道孩子本身有哪些特质容易导致“成瘾”行为;和了解网络有哪些令人难以自拔的特点,导致孩子们沉迷其中。.
成因之一:青少年人格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心理学家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 青少年时期属于第五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塑造自我。他们不仅渴望探索自我、认识世界,更急于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确定自己的坐标,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内心的无数个“我”会形成冲突,从而面临巨大的心理挑战。如果能成功地给自己一个稳定的、同一的角色来进行自我认同,就可以避免现实生活中角色定位的挫败感。
而网络世界就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虚拟而广阔的空间,让孩子在网络中能匿名探案、表达自我,满足角色成功感的需要,他们可以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任何角色,从天真烂漫的“萝莉”到沉稳睿智的“大叔”,从倾国倾城的美女到英姿飒爽的帅哥,乃至游戏世界中那些英勇无畏的英雄。
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他们只需要动动手指,修修图片、 编辑视频,就可以收获点赞与关注,这些虚拟的成就感很诱人,途径也更便捷。简而言之,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更快地让这一阶段的自己“完成”心理目标。尽管这些同一性的完成是“镜中月,水中花”,但他们依然乐不疲倦。
原因之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进入青春期,也是孩子进入心理断乳期阶段,他们会在心理上想摆脱对父母及家庭的依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例子。
父母常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开心吗?青春期的子女会回答:你们烦不烦啊?关你们什么事?能不能不要管我!但是,倘若父母们不管不问,他们又会故意制造一些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心,甚至会对父母的冷淡感到委屈。
在心理断乳期,青少年的情感需要替代品缓解,这时候网络出现且恰到好处地成了替代角色。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出现的隔离,在网络世界中得到了弥补。
成因之三:网络给予孩子归属感。
青春期是孩子社交发展的关键时期,渴望与同龄人建立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找不到、或不愿找朋友,建立朋友圈。而在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里,孩子可以不分年龄、不分性别能够跨起界线,迅速找到各种兴趣小组、在线社群。这些社群,如同一个个精心打造的避风港,让他们获得归属感,这种情感的满足正是他们沉迷网络游戏的原因之一。
很多家长不知道,喜好相同的人之间更能产生认同与支持,他们很快便能构建一种独特的情感纽带,从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被接纳。所以他们常常说出“根本没有人能理解我”的口头禅,转头就扎进网络世界。
由于青少年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且网络本身就是按照人性设计的产品,想用硬手段切除青少年的网瘾,是违背人格发展规律的。
哪么如何正确科学引导孩子摆脱网瘾,沉迷网络,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下期和家长们一起分享。
(配图AI生成)
#上头条 聊热点##青少年网瘾成因##家庭教育##万能生活指南#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