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通牒已下,不许中俄做生意,美国表决结果出炉,26票对3票

7月末的华盛顿,炎炎夏日挡不住政治硝烟。特朗普在一场公开演讲中直接点名中国,发出强硬警告:必须停止与俄罗斯、伊朗的贸易往来,否则将对中国相关企业加征最高500%的关税。语气之强硬,如同最后通牒。

话音未落,美国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就上演了一场“默契配合”。26票赞成,仅3票反对,一份涉及8520亿美元军费预算的提案获得压倒性通过,其中专门拨出10亿美元援助乌克兰。这场面,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华盛顿在向中俄释放战略挤压的明确信号。

中国每天需要进口超过1000万桶原油,这个数字背后是国家工业血脉的搏动。面对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却揭示了一个令美方尴尬的事实:从今年3月起,中国已经连续3个月未进口美国原油

取而代之的是中俄能源合作的不断深化。横贯两国边境的“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累计输送超过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更庞大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推进,计划年输气量高达500亿立方米。

这条能源动脉原计划穿越蒙古国,直线距离仅2600公里,投资可节省100亿美元。蒙古国却玩起了外交平衡术,推行“第三邻国政策”,试图引入美国势力开发稀土资源。

俄罗斯的反应干脆利落。去年12月,俄副总理诺瓦克宣布启动经哈萨克斯坦的替代路线,每年向哈供应100亿立方米天然气。普京政府用行动表明:能源合作容不得政治投机

当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时,他似乎忘记了中国的反制手段。6月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让西方军工企业屏住了呼吸:稀土磁铁对美出口量从5月的35吨飙升至353吨。这些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战略物资,是制造战机、芯片和新能源电池的关键材料。

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这张王牌的分量,美国军工复合体心知肚明。贸易对抗若全面升级,美国尖端产业或将集体窒息

与此同时,一条横跨亚欧大陆的贸易动脉正蓬勃跳动。2025年8月3日,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驶出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突破20000列。更令人惊叹的是第二个1万列仅耗时3年,较第一个1万列的9年提速超过3倍。

这条钢铁丝路覆盖国内24个省区市的60余座城市,辐射德国、波兰等10余个国家。曾经以服装鞋帽为主的货列,如今高附加值商品占比超40%,新能源汽车专列在一季度就开行60列。中俄贸易的生命线,在车轮与铁轨的撞击声中愈发坚韧。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声势浩大,西方专家却纷纷泼下冷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直言不讳: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狼来了”。数据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最终绝大部分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

美国经济自身的脆弱性更令专家忧心。储蓄率常年低于5%,民众赚100元最多存5元,其余全靠借贷支撑。政府每年需借上万亿美元填补赤字窟窿,贸易逆差本质是美国人“花超了”而非中国“占便宜”。

美国参议员格雷厄姆5月曾提出类似法案,要求对与俄贸易国家征收最低500%关税。尽管参议院100名议员中有73人表态支持,该法案至今未安排表决。

原因不言自明:2024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了83.7万吨液化天然气,日本、英国、法国等国都是俄罗斯能源买家。法案若通过,美国恐将同时制裁自己和盟友。

面对美方压力,中俄选择以行动回应。两国军队于8月在日本海启动“海上联合-2025”大规模演习。有分析指出,演习结束后舰队可能前出美国近海巡航,这一动向被视作对能源运输安全的坚定宣示。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则更显从容。针对美财长贝森特“不许买俄石油”的威胁,发言人郭嘉昆次日明确表示:“中方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短短一句话,既划出红线,又亮明态度。

不到24小时内,中国打出了第二张牌:公布稀土出口数据。353吨的月出口量,表面标注“民用”,实则暗示中国握有扼住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咽喉的能力。这种绵里藏针的反制,彰显出中国在外交博弈中日益纯熟的技巧。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本欲打造对中俄的包围网,现实却显露出西方阵营的重重裂痕。欧盟早已公开表示不支持二级制裁,东盟国家更直白表态:与中国做生意图的是实惠,不跟美国瞎起哄。

《卫报》7月爆料称,欧盟外交官员卡拉斯私下抱怨美国把欧洲当“冤大头”。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质疑承担援乌武器开销的合理性,毕竟冲突已导致欧洲能源价格飙升、经济停滞。

印度则用行动嘲讽了美国的制裁威胁。这个南亚大国进口俄罗斯折扣石油的数量远超中国,其石油部长公开宣称:“不用担心美国制裁,首要任务是保障国民能源供应。”国际社会的现实选择,让特朗普的孤立战略显得苍白无力。

参议院那26张赞成票落下时,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或许以为攥紧了扼住中俄贸易的绳索。他们没注意到二连浩特口岸疾驰而出的中欧班列,没细看中国海关那份稀土出口暴增十倍的报表。

当特朗普的关税威胁遭遇中国“根据自身国家利益”的淡定回应,棋局早已悄然转向。中俄在日本海的联合军演鸣响舰炮,蒙古国在能源管道项目上的犹豫不决,哈萨克斯坦的备用路线评估——每一步都在重塑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图谱。

关税大棒终会锈蚀,而西伯利亚的天然气仍在管道中奔涌,二连浩特的班列依旧轰鸣向前。国际贸易的巨轮,从不因政治风浪停转。

信息来源:美参议院拨款委员会否决削减国家卫生研究院预算提案

2025-08-01 08:04·界面快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美国   中国   关税   俄罗斯   能源   稀土   西伯利亚   中欧   浩特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