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挤眉弄眼、怪叫不停?小心抽动症在“捣乱”!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会遇到各种状况。不少家长发现,孩子随着年龄增长,小动作越来越多:频繁地挤眉弄眼、做鬼脸,时不时还一惊一乍地出声怪叫,写作业时也频繁点头摇头……这让家长们觉得孩子是在故意捣蛋。其实,这些看似“熊孩子”的行为,可能是孩子“生病了”,很可能是抽动症在作祟。

真实医案:中药助力抽动症患儿康复

8 岁的乐乐,原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近一年来,他的行为却让家长忧心不已。乐乐总是控制不住地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就像喉咙里有东西卡着一样,同时还会频繁地耸肩、眨眼睛。家长带乐乐去了多家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吃了不少药,可症状就是反反复复,始终无法彻底治愈。

今年年初,乐乐的症状突然加重,怪声更频繁了,耸肩、眨眼的动作也更加明显,甚至开始影响到了他的学习和生活。经朋友介绍,家长带着乐乐找到了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殷旭主任。殷旭主任仔细观察了乐乐的舌头,发现舌质红、舌苔黄腻,再一搭脉,脉象滑数,判断乐乐是痰热内蕴导致的抽动症。

殷旭主任向家长解释,中医认为痰热内蕴会影响脏腑功能,导致气机不畅,进而引发抽动症状。针对乐乐的情况,殷旭主任开出了以清热化痰、息风止痉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方剂。方剂中包含黄连、竹茹、枳实、陈皮等清热化痰的药物,以及天麻、钩藤、全蝎等息风止痉的药物。

刚开始服药时,乐乐对中药的味道有些抗拒,但在家长的耐心劝说下,还是坚持服用。服药一周后,家长惊喜地发现,乐乐发出怪声的频率明显降低了,耸肩、眨眼的动作也有所减少。看到治疗有了效果,乐乐和家长都更有信心了。

经过一个月的中药治疗,乐乐的症状基本消失了,又变回了那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殷旭主任叮嘱家长,虽然乐乐目前症状缓解了,但后续还需要继续巩固治疗,预防复发。

预防抽动症,日常要注意这些

营造温馨家庭氛围:家长们要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的溺爱保护或实行体罚棍棒式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孩子,学会倾听、共情、理解、关心体贴孩子,降低对孩子的期望,让孩子放松心情。

远离电子产品:除正常学习需要外,尽量让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易导致眼干、眼涩,诱发眨眼等抽动症状。此外,激烈的画面或刺激的电子游戏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从而诱发抽动症状。

积极锻炼身体:避免孩子过度兴奋、紧张、劳累,规律作息,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等抽动诱发因素。最好坚持每天半小时至一小时的球类、跑步、游戏等体育活动,但需注意不能过度劳累。

通讯员:易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9

标签:育儿   挤眉弄眼   小心   孩子   家长   症状   主任   频繁   怪声   内蕴   方剂   电子产品   中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