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都在关注DDR5、HBM3e这些前沿存储技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在存储圈炸开了锅:已经"退役"多年的DDR3内存,合约报价竟然暴涨50%-100%。
这个连很多年轻工程师都没见过的"老古董",怎么突然成了香饽饽?
深圳华强北的蔡老板最近很郁闷,这位经营内存条生意十多年的老商家发现,原本无人问津的DDR3产品订单突然多了起来。
前两个月还有客户嫌DDR3太老旧不要,现在反过来到处找货源。蔡老板告诉记者,现在DDR4都很难找到现货,DDR3的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类似的情况在整个华强北市场都在上演,2025年6月以来,DDR4内存条价格在一个月内涨了近一倍,不少商家反映"每天报价都不同",现货极其紧张,而这股涨价潮也波及到了更老旧的DDR3产品。
据供应链消息,南亚科技和华邦电子这两家全球DDR3核心供应商的合约报价上涨约50%-100%,要知道,这两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DDR3市场的供应。
DDR3价格疯涨的根本原因,要从AI芯片热潮说起。
2025年5月,全球三大DRAM供应商三星、SK海力士、美光相继宣布即将停产DDR3和DDR4,这一决策迅速在市场激起波澜。
为什么这些存储巨头要放弃看似稳定的传统产品线?答案藏在AI服务器的巨大胃口里。
受惠于HBM销售单价较传统DRAM高出数倍,2025年HBM占DRAM总产值预估将超过三成,面对如此诱人的利润空间,存储大厂纷纷将产能向高端产品倾斜。
三星将平泽工厂部分DRAM产能转向DDR4服务器内存生产;SK海力士将原用于DDR3生产的部分产线改造为DDR4产线;美光也大幅压缩DDR3产能占比,这些产能收缩举措,直接导致全球DDR3月产量锐减。
三大巨头的退出,却给台湾的存储厂商带来了意外的机会。南亚科技位于台湾桃园的晶圆厂将10nm第二代制程产线全面向DDR4倾斜,8Gb DDR4 颗粒月产能已提升至12万片,较2024年增长40%。
华邦电子则采取"差异化产能扩张"策略,将旗下三座工厂中的两座产线转向DDR4生产,2025年Q2月产能环比增长25%。
同时,华邦电子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将制造工艺从20nm升级至16nm,主要用于生产4Gb DDR3和DDR4产品。
这些消息刺激华邦电子、南亚科技股价分别大涨8.16%和6.35%,市场对这两家公司承接转单效应寄予厚望。
很多人疑惑:都2025年了,还有谁在用DDR3这种"古董"?实际上,答案比想象的更广泛。
汽车电子领域,紫光国芯的车规级DDR3产品广泛应用于T-Box、液晶仪表、DMS等汽车前装市场,已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实现批量出货,累计应用车型达10款以上,这些车载系统对稳定性要求极高,产品生命周期长,短期内很难完全切换到新一代产品。
工业控制领域,DDR3仍广泛应用于通信、工业控制等场景,纺织机械、智能电表、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等产品,因为产品周期长、可靠性要求高,仍高度依赖DDR3内存。
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搭载DDR3内存的入门级设备仍有稳定需求,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据最新报告,DDR4合约价格还在继续上涨中,DDR3价格也受到带动,业内分析师预计,当前DDR4合约价涨势将至少延续至2025年第三季度,DDR3作为利基市场产品,价格走势可能更加剧烈。
从供给端看,南亚科技总经理李培瑛强调,DRAM产业"最坏情况已过",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触底,有机会在第二季开始复苏,但三大存储巨头明确表示将继续聚焦DDR5与HBM产能扩张,暂无恢复DDR3产能的计划。
兆易创新预计DDR4 8GB产品在TV、工业等重点领域将同比放量,2025年度预计交易额度约11.61亿元,显示传统应用领域的需求依然坚挺。
这场DDR3价格风暴,实际上是科技产业新旧交替中的一个缩影。AI热潮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也让那些被遗忘的"老兵"意外走红。
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型企业可以加速产品升级,中小企业则能在利基市场找到新的发展空间。
技术迭代的浪潮中,每一代产品都有它独特的价值和生存空间。
信源:
华尔街见闻 2025-9-15 老旧内存合约报价狂飙:这是为啥?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