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染病预防方面,每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每一次正确的个人防护,都在为全民健康筑牢防线。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信息,进入10月后,需重点关注虫媒传染病。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发布提醒,当前已进入蚊媒传染病流行季节。受持续高温多雨天气叠加影响,一些地方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升高。
已经进入秋季
为何蚊子还在活跃传播病毒?
如何预防蚊媒传染病?
↓↓↓
为何秋季蚊虫仍旧活跃?
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蚊虫一般都是春季开始有,夏季到秋季数量达到高峰,但并不是温度越高就越多。实际上,蚊虫最适合生存繁衍的温度一般在25~28℃之间,近期南方的气温刚好是它们的“舒适区”。因此,在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蚊媒传染病高发期相对较长。
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又叫“花蚊子”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
症状有何不同?
专家介绍,一旦感染“两热”后,大多数患者会突发高热,还有的会出现皮疹。
图源:深圳市疾控中心
专家介绍,一般来说,基孔肯雅热感染者多数为轻症,采取治疗后大部分病人几天内症状会明显好转。少数登革热患者严重情况下可发展为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甚至危及生命,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
防蚊灭蚊,哪些是重点?
9月26日,《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的决定》正式发布并施行,明确要求相关单位对病媒生物一月一消杀,一月一清理孳生地,一月一卫生大扫除。
对个人来说,日常应及时清理家中积水,外出注意加强防范。
01
清积水灭蚊虫
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建议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02
外出居家防护
03
做好健康监测
若在国庆中秋假期到过蚊媒类传染病流行地区,回家后14天内应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04
不适及时就医
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
蚊虫叮咬史,以便及时诊断治疗。
当前南方地区高温多雨
需防范蚊媒类传染病
日常清积水、灭蚊虫
无论外出还是居家
都要加强个人防护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广东疾控、封面图片由豆包AI生成,转载请注明。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