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美欧同时施压,荷兰人急疯了,高官致电北京,恳请解决问题

昨天,绷不住的荷兰官员终于拨通了这边的电话,和我们这边聊了安世的事情。

我们这边自然要荷方尽快解决问题,保障我们的合法权益,毕竟,这个祸事就是荷方自己搞出来的。

荷兰的经济大臣说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问题寻找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


不过到目前为止,荷兰那边还没拿出具体的行动。

没关系,我们不急,自然有一堆甲方去敲荷兰人的门。

这个事情博弈的结局其实不用多想,我们肯定是要荷兰自己先解决问题了,才会解决他们的诉求点(恢复安世中国芯片的对外出口)。

荷兰人急的要死,一边要和美国老大解释,一边要和我们解释,还要和欧洲那些车商解释,一个头几个大。

都是自己作出来的。


荷兰偷袭中企,踢到铁板了

这事得从安世半导体说起。这家公司虽然总部在荷兰,但早被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收购,成了中资企业。

安世不是普通公司。它祖上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后来成了恩智浦的核心业务。它不做CPU、GPU那些高大上芯片,专门搞功率半导体,就是电动车必备的二极管、晶体管这些。

目前安世在车规级功率MOS管领域全球第二,电动车最关键的逆变器芯片,它一家就占了全球40%的份额。欧洲那些大众、宝马、奔驰,全指着它供货,不过这家企业规模很大,但业绩平平,经常亏损。

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花了340多亿把它买下来,这原本被欧洲人视为“食之无味”的业务,到了中国老板手里,五年时间营收增长60%,净利润翻了好几倍,连带着荷兰政府都赚麻了,光企业所得税就收了1.3亿欧元,还解决了5000人的就业。

这么好的买卖,本来大家都开心。但美国人看不下去了。


美国下手,荷兰当打手

去年12月,美国先把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今年9月底更狠,直接把管制扩大到安世半导体。

荷兰这边呢?简直就像美国的跟班小弟,让干啥就干啥。他们搬出了一部冷战时期的法律——《货物可用性法》,这法律过去从来没用过,是应对战时物资短缺的!

荷兰哪来的战争?分明是找借口硬抢。

他们先是冻结了闻泰旗下全球30个关联主体,接着把中国老板张学政停职,换上了自己的人,想全面接管公司。

这不是明抢是什么?


中国反制,直接掀桌子

但荷兰人想错了时代。

他们可能还以为这是100年前,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没收华人资产。没想到中国反手就是一个大招——禁止安世中国公司出口所有产品!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安世虽然总部在荷兰,但它最大的封装测试工厂都在中国东莞和惠州。欧洲生产出来的晶圆,都得运到中国封装测试才能变成成品芯片。

现在中国把仓库门一锁,价值数亿美元的芯片全卡在保税区,一颗都运不出去。

最惨的是欧洲车企。芯片库存几周内就要耗尽,生产线眼看着就要停摆。大众、宝马、奔驰这些车企估计把荷兰政府骂惨了:你们抱美国大腿,凭什么砸我们饭碗?


荷兰傻眼,急着找中国沟通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幕——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急着找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通话,说想“寻找建设性解决方案”。

早干嘛去了?

更离谱的是,在寻求对话的同时,荷兰那边居然停了安世中国员工的工资,中断公司权限。

现在安世中国已经和荷兰总部划清界限,公开信表示总部消息一律当空气,工资由国内公司发。

一个跨国公司闹到分部跟总部公开对抗,这在商业史上都少见。


这场博弈,表面看是中荷交锋,实际上背后是美国在操纵。

但美国人显然打错了算盘。他们以为抢了中企资产,中国会忍气吞声坐下来谈。没想到中国直接把桌子掀了——不玩了,大家都别玩!

荷兰人懵了,欧洲车企哭了,美国人躲在后面偷着乐?

其实最受伤的还是安世自己。经过这么一闹,它在欧洲车企心中的信誉一落千丈。这次事件后,哪个车企还敢把供应链安全寄托在一家随时可能被政治操弄的公司身上?

中国新能源车企更是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安世的技术并非不可替代,经过这次教训,国内企业肯定会大力扶持本土供应商。


很多人问,为什么中国这次这么硬气?

原因很简单:我们有掀桌子的底气。

安世离不开中国市场——它四成的出货量都依赖中国新能源车企业。而且它最关键的封装测试能力都在中国。

反过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功率器件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就算没有安世,国内企业也能顶上,无非是时间问题。

你想玩阴的,我就按规矩出牌。你抢我公司,我就依法管制出口。最后看谁先撑不住。


后续怎么走?

从现在的情况看,荷兰人已经意识到玩脱了。

寻求会谈是第一步,但光嘴上说说肯定不够。要真正解决问题,荷兰必须拿出诚意:

第一,恢复中国员工的工资和待遇,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承认之前的错误决策,重新评估在中国的投资策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要明白在现代国际经贸关系中,平等互利才是长久之道。

现在他们也是骑虎难下,跟美国交代不了,跟中国谈判又没筹码,国内车企还在催命。

据说荷兰方面正在紧急商讨对策。但无论如何,这件事已经给所有国家提了个醒:要拿中国企业当政治筹码,最好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3

标签:财经   中美   荷兰人   高官   北京   荷兰   中国   美国   欧洲   半导体   公司   芯片   总部   大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