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和中国合作!”宁愿裁员9000人卖公司,如今却主动来华建厂


在商业世界里,有一句老话流传甚广: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句话用来形容英国的工业巨头,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这家通常被我们简称为“罗罗”的公司,很多人可能以为它只生产顶级的豪华轿车,但实际上,汽车业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剥离,如今的罗罗是全球航空航天领域真正的“王者”,尤其是在宽体客机的航空发动机市场,它与美国通用电气(GE)平分秋色。

就是这样一家堪称“日不落帝国”工业皇冠上最璀璨明珠的企业,在几年前还曾被广泛报道,摆出了一副“绝不和中国合作”的强硬姿态。

然而时过境迁,就在不久前,这家曾经态度坚决的巨头,却悄然调转船头,不仅积极寻求合作,甚至主动来到中国投资建厂。

工业皇冠的危机时刻

时间回到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对国际航空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架架飞机停在停机坪上积灰,全球范围内的航线大规模停飞。

这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只是出行不便,但对罗尔斯·罗伊斯这样的公司而言,却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罗罗的民用航空业务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商业模式,叫做 “Power-by-the-Hour”,翻译过来就是“按飞行小时付费”。

航空公司购买罗罗的发动机后,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维护、维修、更换零件等服务,都是按照发动机的实际飞行时间来收费的。这个模式在平时是源源不断的现金奶牛,可一旦飞机停飞,就意味着罗罗的收入瞬间“清零”了。

数据显示,疫情导致全球航空客运需求断崖式下跌,罗罗的发动机飞行时数锐减。

这直接导致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就出现了高达数十亿英镑的巨额亏损。对于这家拥有超过百年历史、为英国提供大量高技术岗位的国宝级企业来说,这无疑是其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之一。

公司股价暴跌,财务状况岌岌可危,整个企业都笼罩在破产的阴影之下。

强硬姿态下的“壮士断腕”

在这样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任何一家公司都必须采取极端措施自救。罗尔斯·罗伊斯也不例外。

为了削减成本,度过难关,公司在2020年5月做出了一个极其痛苦的决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重组,裁员至少9000人。

这对于一个总员工数约5.2万人的公司来说,相当于砍掉了近五分之一的员工,裁员主要集中在受创最重的民用航空部门。

与此同时,罗罗还开始变卖非核心资产以换取宝贵的现金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出售其位于西班牙的子公司ITP Aero。

正是在这个最困难的时期,关于罗罗“对华强硬”的说法开始甚嚣尘上。

据多家媒体报道,当时面对拥有庞大市场和雄厚资本的中国抛出的合作橄榄枝,罗罗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谨慎甚至是抗拒。

传闻中,罗罗高层担心其作为公司命脉的核心技术,航空发动机技术,会在合作中外泄,从而培养出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因此,即便身处亏损泥潭,罗罗也宁愿选择大规模裁员、变卖公司资产,也不愿轻易向中国市场“低头”转让技术。

这种看似“骄傲”又“固执”的态度,在当时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关注。

当然,我们很难找到罗罗官方白纸黑字写着“绝不合作”的声明,因为大型跨国公司在公开场合的发言总是滴水不漏。

无法忽视的东方市场

然而,商业世界的逻辑,终究要回归现实。就在罗尔斯·罗伊斯苦苦挣扎、对未来充满迷茫的时候,中国市场的发展轨迹却给它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全球航空业一片哀鸿遍野之际,中国的国内航线凭借有效的疫情控制,率先强劲复苏,成为全球航空市场中唯一的亮点。

中国自身的航空工业也在飞速发展。中国商飞的C919大飞机开始量产交付,所以中国正在努力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地位。

虽然C919目前使用的还是美法合资的LEAP发动机,但与之配套的国产长江-1000A发动机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和测试中。

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航空市场,也正在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航空制造大国。

对于罗尔斯·罗伊斯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中国航司是其发动机产品的大客户,这个市场无论如何不能失去。

如果继续将中国拒之门外,不仅会错失分享中国市场增长红利的机会,还可能在未来面临一个由中国自主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竞争对手。

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拥抱。

与其在围墙外焦虑,不如深入市场腹地,深度绑定合作。现实的商业引力,开始让罗罗那颗曾经“骄傲”的心,出现了动摇。

从“绝不”到“你好,北京”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深刻的战略反思后,罗尔斯·罗伊斯最终还是做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曾经的强硬姿态,逐渐被务实和灵活所取代。

根据公开信息,罗尔斯·罗伊斯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达成合作,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北京航空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BAESL)。

这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22.42亿元人民币,地点就选在北京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

这个新工厂是做什么的呢?它的核心业务是为罗罗公司旗下的“遄达”(Trent)系列发动机提供维护、修理和大修(MRO)服务。

要知道,“遄达”系列是罗罗的王牌产品,广泛应用于空客A330、A350、A380以及波音787等主流宽体客机上。

而这个新工厂,将是罗罗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能够服务这些先进发动机的维修中心,预计将在2026年正式投入运营。

从“严防死守”核心技术,到主动来华建立先进发动机的维修合资厂,这一步棋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罗罗已经认识到,深度参与中国航空产业链,将服务和合作的触角伸入中国市场的心脏地带,远比隔岸观火要明智得多。

这种合作,既能让它更好地服务中国客户,巩固市场份额,也能分享中国航空业发展的巨大红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财经   中国   主动   公司   罗罗   罗伊   发动机   中国市场   市场   强硬   北京   波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