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堆积如山,中方一单未下,特朗普发现不妙,错过最佳时机

美国大豆已经堆积如山,结果中方仍然是一单未下,特朗普发现不妙,美方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那么,为何中方不采购美国大豆?特朗普究竟还有没有补救的机会呢?

随着秋季到来,美国农民进入收获季节。大豆是美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产量大,出口多。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美国每年出口的大豆,有一半以上销往中国,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买家。过去几十年,中美大豆贸易几乎是高度绑定,中国需求旺盛,美国供应稳定。

但今年情况彻底不同,美国的新一季大豆出口已经开启,却没有一颗销往中国。去年同期,中国已经预订了650万吨美国大豆,如今却是零订单。这种落差让美国农民心里发凉,也让特朗普政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最关键的是,从贸易数字来看,中国已经彻底转移了采购方向。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了6600万吨大豆,占到巴西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三,还额外从阿根廷采购了大批订单。对比之下,美国的出口几乎停滞。

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自他重返白宫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了高额关税,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其中就包括暂停采购美国大豆。大豆是最直接的打击点,因为它关系到美国农民的生计,同时也是美国重要的出口收入来源。对中国来说,大豆并非不可替代,可以通过南美国家获得稳定供应。而对美国农民来说,失去了中国市场,就等于失去了半壁江山。

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关税让美国大豆在价格上丧失了竞争力。中国对来自美国进口的大豆征收23%的关税,而巴西和阿根廷只有3%。在同等质量和运输条件下,中国买家显然更愿意选择更便宜的南美大豆。再加上阿根廷最近取消了农产品出口关税,价格优势更大。中国企业抓住机会,迅速下了20船大豆订单,美国农民只能眼睁睁看着买卖落到别人手里。

这对美国农民而言,显然是沉重打击,明尼苏达州大豆协会主席达林·约翰逊直言,即使最后达成协议,也赶不上今年的收获季。农时不可误,大豆不像工业品,可以随时买卖。错过销售窗口,就只能赔钱或付费存储。美国大豆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也指出,联邦政府的补助只能缓解短期压力,但市场份额一旦丢掉,就很难再抢回来。上一轮中美贸易战,美国丢掉了20%的市场份额给巴西,这些年都没有恢复,如今情况再次重演。

至于说特朗普终于发现不妙,则是因为这个现实超出了他的预期。他本来希望通过关税向中国施压,迫使中方在谈判中妥协。但结果是,中国不仅没有退让,反而通过调整进口来源,成功消化了风险。对中国来说,这既减少了对美国的依赖,又推动了与南美国家的合作。而对美国来说,却是农民和农村社区在承担代价。美国农民不是没有表达不满,他们一再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堪萨斯农民联盟负责人说得很直白:美国农民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没有时间再等了。

最重要的是,据测算,即便现在美国作出让步、中方同意进口部分大豆,也已经错过了时间。况且,中国自身的农业结构也在调整。国内养殖业正在尝试减少豆粕使用比例,寻找更多替代饲料。随着饲料配方的优化,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增速也在放缓。换句话说,中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在持续下降,而美国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却一直存在。这种不对称,决定了主动权仍在中国手里。

此外,中国商务部的表态已经很清楚,美国应当取消不合理关税,为扩大双边贸易创造条件。换句话说,如果美方不改变政策,中国绝不会轻易回头。大豆问题本质上是中美贸易争端的一部分,中国选择通过市场手段给美国施压。

由此可见,美国农民的处境短期内恐怕很难改善。即便特朗普政府加大补贴,也无法替代丢失的市场。农产品不同于制造业产品,它需要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南美的大豆越卖越多,美国的大豆就只能越积越多。特朗普如果继续坚持错误的关税政策,不仅美国农民受损,共和党也可能因此失去选票。如果他选择妥协,则有可能被批评为软弱,但至少能挽回部分市场,问题在于,时间不会等他。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堆积如山   美国   不妙   中方   大豆   最佳时机   发现   中国   农民   关税   南美   巴西   中美   阿根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