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国酒爆雷,纯酒精兑水,标注年份你说了算,成本10元卖899

有些人喝了一辈子酒,到头来才发现,自己可能一直在喝水里兑的“色素精”。

前几天央视曝光了一波假年份酒的事儿,说实话,那画面我看得脑袋嗡嗡的。

什么30年窖藏,什么纯粮老酒,什么茅台镇传承,结果——一滴焦糖色素、一瓶食用酒精,再搅和点水,拍个土灰瓶子,“30年陈酿”就齐活了。

一瓶成本不到10块的“酒”,直播间敢卖你899,关键还真有人抢着买。

01

央视记者这次直接杀到了贵州仁怀,酱香型白酒的大本营。

这地方原本名声不错,可一进那些作坊式的小厂子,画风就变了:

门口堆着大桶酒精,旁边放着各种添加剂,有褐色的、有透明的,看着跟化学实验室似的。

工人戴个手套,熟练地滴两滴“神秘液体”到新酒里,几秒钟功夫,酒就从透明变成琥珀色。

“想要十年的、二十年的,还是三十年的?看加几滴。”

配酒跟调奶茶一样,年份随便“配”,喝的是味道?不,是演技。

而且他们还很有“仪式感”。调完的酒装进老坛子,坛子上刷点土,再糊点蜘蛛网,搞得跟真埋过似的。

然后贴上“洞藏陈酿”“祖传秘方”这些字样,酒瓶子烫金、礼盒闪光,包装比结婚请帖都讲究。

一整套“老酒剧本”,就等着有人上钩进直播间捡漏。

02

别以为这是偶发事件,其实这背后是一整条熟得不能再熟的灰产链。

首先,酒不是粮食酿的,是“兑”的。

真正的坤沙酒有多难做?你得花一年时间,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五斤粮食才能出来一斤好酒,最便宜的粮食成本都得三十多。

再窖藏三五年,这一瓶酒成本都得上百。

有些人花四十九包邮,还送杯子和开瓶器,还真觉得自己捡着便宜了。

那不是“便宜没好货”,那是“坏货都打扮成便宜货”来坑你。

所以他们就发明出了一种叫“串酒”的玩法。

什么是串酒?就是拿食用酒精兑点水,滴点香精,再加点焦糖色。

一锅出来,香是香的,色是色的,就是喝完第二天醒得早,头疼口干眼睛花。

更猛的还搞“定制年份”。你是经销商?没问题,想卖几年的酒你说了算。酒厂直接按你说的配,一点不带含糊。

有人还推出“VIP定制服务”,想“茅台镇老厂房手工窖藏”还是“火箭军退役将军推荐”,文案都给你安排上,包装一条龙搞定。

这些商家就靠一个信念:故事编得好,酒再假也不怕。

除此之外,直播间也很热闹。

主播一边举着“30年老酒”,一边拍着胸口说“哥们,我喝这个酒十年了!”

台词你都能背下来:“兄弟们,真不骗你,这酒一口下去,爷爷都说像他年轻时喝的!”

于是很多人就信了,点了单,喝了一口,味儿不对还以为是自己舌头不灵了。

更离谱的是,有些瓶子一扫码,居然跳出来“建议零售价398元”,但直播间只花298一箱买的,还觉得占了大便宜。

这事儿说穿了,就仨字:演给你看。

03

很多人可能觉得他们怕被查?实际上人家压根不怕。

为啥?罚得轻,赚得多。

一瓶酒成本三块,卖150,利润几十倍。就算哪天被查了,罚个几十万、几百万,人家几天销量就补回来了。

所以就有了这么个场面:

这边酒厂刚被封,那边又开个新品牌。换个名字换个瓶,照样继续卖。关键买的人还不少,听着“纯粮”“洞藏”,心里跟过节似的。

更可气的是,连所谓“检测报告”也能造。你以为扫瓶子就靠谱?有些瓶子上那个码就是假的。

他们早摸清了套路:你扫码我给你跳个“认证网站”,你想看年份,我给你写上“窖藏十五年,茅台镇核心区出品”。

结果酒是酒精兑的,瓶是淘宝批发的,认证是他们P出来的。

更吓人的是,这酒不光骗钱,有的还真能喝出事。

有地方查出来这些假酒里面甲醇严重超标,喝多了轻则头晕、重则进医院,甚至有人因为这玩意儿差点送了命。

别说什么“老酒养身”,假的连“命”都可能养没。

04

那普通人怎么才能不被割韭菜?

可以记住这几个小招:

第一,看配料表。真的好酒只有“高粱、水、小麦”这些字眼。看到“食用酒精”“香精”“液态法白酒”赶紧关掉。

第二,看价格。什么“坤沙酒只要39.9”?骗鬼呢。真坤沙哪怕酒厂贴本做,没个一百多也下不来。

第三,闻一闻搓一搓。倒点酒在手心里搓热,真酒有粮香,假酒有刺鼻酒精味,一闻就知道。

第四,兑点水看看。纯粮酒兑水后会有点浑浊,这是正常的。假酒兑水依旧清澈见底,跟矿泉水似的。

第五,别被直播忽悠。那种哭天抢地、拍桌子砸碗的直播,要么是剧本,要么是段子,总之你别当真。

这年头,“直播间演技”能拿金马奖,但自己的钱包才是真的主角。

结尾

说到底,喝酒图的是啥?是那点人情味、是那份过日子的热乎劲儿。

要是拿一瓶兑了酒精的假货去敬朋友,敬亲人,敬长辈,说真的,脸上都挂不住。

咱老百姓,花钱不怕,但最怕被当傻子。

一瓶真正的好酒,是岁月酿的,不是色素调的。

它得经得起时间、撑得住回忆、扛得住健康。

希望这次央视一锤子砸下去,能砸醒那些还在骗人卖假酒的厂子。

也希望,消费者擦亮眼睛,不会再被“忽悠”了。

毕竟,真年份靠岁月,假年份靠嘴皮。

懂酒的人,喝得是良心;不懂酒的人,喝得是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3

标签:美食   说了算   年份   酒精   知名   成本   兑水   假酒   瓶子   老酒   酒厂   色素   陈酿   焦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