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宝晓峰:读错一个字却救活一个贫困县,如今又登事业新高峰

她曾因一次口误意外让贫困县受益。

宝晓峰,这位被观众亲切称作“宝姐姐”的主持人,靠着多年的沉稳坚守,用专业赢得信任,成为众人心中最可靠的声音。

如今她又再一次登上了事业新高峰。

1

2020年,在一次关于河南嵩县支援武汉的新闻播报中,宝晓峰无意中将“嵩县”误读成了“蒿县”。

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错误,在央视这样的权威平台上播出后,引发了热议。

很多人开始质疑她的业务能力,认为作为主持人,犯这种低级错误实在说不过去。

但事情的真相很快浮出水面。

那天出错的,并不是她的台词功底,而是后台提词器显示错误,导致她在直播中照稿念出。

面对质疑,她没有推责,也没有冷处理,而是选择第一时间承认失误。

随后她向观众道歉,向领导请罚,自愿暂停播报岗位几天。

没有遮掩,也没有解释,这种担当反倒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尊重。

而最出人意料的,是这场“事故”竟意外点燃了一个贫困县的关注度。

嵩县这个原本寂寂无名的小县城,因被全国观众“搜了个遍”而瞬间爆红。

地方文旅局顺势宣传,当地特产销售量激增。

一些电商平台也趁热推送嵩县相关产品,甚至引来了企业投资考察。

一字之差,竟然让一个经济原本滞后的县区迎来转机。

宝晓峰的“错误”,竟无意间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奇迹。

而她自己,却从不居功。

没有一次炒作,没有任何宣传,她依旧按部就班地回归新闻工作。

没有人比她更明白,职业尊严来自对错误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的回避。

而那场直播,也成为她职业生涯中一次别样的高光。

嵩县的热度逐渐褪去,宝晓峰却因这次风波,彻底被更多人记住。

不仅记住了她的名字,也记住了那个在直播失误后仍坚定而清晰的声音。

2

1978年,宝晓峰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个普通干部家庭。

父亲是机关工作人员,母亲是中学教师。

从小在书香门第中长大,她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前列。

性格爽朗,活泼外向,对语言有着近乎本能的敏感。

小时候她最喜欢的玩具不是娃娃,而是家里的老式收音机。

她会模仿广播里的声音,一遍遍练习新闻播报的腔调。

那时她就暗暗在心里种下一个梦想:长大要当一名新闻主播。

高中毕业后,她顺利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

刚入学那年,她的普通话还带着浓重的内蒙古口音。

老师直言“口音太重,像在草原上读稿”。

为了纠正口音,她每天清晨五点起床在校园的小树林练声。

对着镜子一遍遍矫正口型,嘴巴酸了,舌头疼了,也从不喊苦。

曾经她练绕口令练得“走火入魔”,连做梦都在说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四年下来,她从地方口音浓重的姑娘,变成了发音标准的优等生。

2001年毕业,宝晓峰顺利进入央视工作。

她被安排在幕后配音组,负责文字播报与后期审校。

宝晓峰从不嫌弃职位小,而是把每一次配音都当成正式上镜的训练。

熟悉流程、打磨语速、调整语调,每天都像在为一次将来的考试做准备。

2003年,机会终于来了,她被选中主持《亚洲报道》。

这是一档要求极高的对外新闻栏目,她每日提前数小时准备稿件和资料。

正因她的认真负责,这档节目的播报质量稳步提升。

不久,她又陆续加入《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多个新闻栏目。

这期间她的播音风格逐渐成熟,节奏感、逻辑感、情绪控制愈发老练。

尤其是临场应变能力,更是被多次内部点名表扬。

2020年9月12日,她终于登上《新闻联播》的舞台,成为正式主持人。

那是宝晓峰积累近20年的结果,是她反复打磨的最好证明。

而在这一切之外,她还有一项特别的技能——手语。

曾在一次公益采访中她接触到聋哑人群体,深受触动。

从那以后,她开始业余学习手语,希望能为这个群体做点什么。

在很多新闻专题中她常常加入手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到被尊重。

她也常常利用空闲时间回到内蒙古家乡,宣传地方文化和旅游资源。

拍摄过草原短片,讲述蒙古族传统习俗,还亲自解说家乡美食。

宝晓峰没有忘本,更没有疏远草原。

她把每一次上镜当成一次文化传播,也把每一条稿件视为表达的使命。

在她身上,看不到一丝张扬,却能感受到一名“新闻人”扑面而来的坚定。

3

2025年9月3日,全国瞩目的九三大阅兵隆重举行。

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的盛典,吸引了全国亿万观众守候在电视前观看。

所有人都在猜测主持席上会是哪些熟面孔。

当声音传来,观众惊讶地发现,出现在解说席的,竟是宝晓峰。

她与搭档刚强共同承担起全程直播的解说任务。

宝晓峰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厚重,第一句话出口就稳住了场面。

“1945到2025,八十年沧海桑田,今日中国再无惧风雨。”

这段话被网友剪辑成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

评论区一片刷屏:“她的声音比导弹还硬核。”

与刚强的配合默契无间,每一个武器型号、每一个方阵背景,她都讲得有理有据。

有人说,她的声音就是“国家力量的化身”。

没有花哨辞藻,没有煽情套路,只有平静坚定、清晰有力。

她在现场没有一丝紧张,每一次停顿、转场都处理得游刃有余。

这是她多年来积累下的专业能力,是她对岗位绝对熟悉的体现。

她的“出圈”,不是靠营销,而是靠业务本身打出来的实力。

这一天,她不仅为观众讲述了一场盛典,也让更多人重新认识了“宝晓峰”这个名字。

结语

这一次,宝晓峰终于被更多人看见。

她证明了一个主持人最好的“破圈方式”,就是专业过硬。

而她的声音,已经成为国家级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参考资料

《新闻联播》主播又上新了,她叫宝晓峰.新浪新闻

专业沉稳大气,阅兵电视解说是央视主播刚强和宝晓峰.杭州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娱乐   主持人   贫困县   事业   新高峰   嵩县   观众   新闻   口音   声音   错误   手语   更多   刚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