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哥”白岩松,因一句话“跌落神坛”,如今57岁老到认不出

近段时间,白岩松因为采访了美国的一位篮球巨星,再次受到大众的关注,57岁的他微驼着背,满头银丝在演播室的灯光下格外刺眼。

当网友翻出他二十年前主持香港回归直播时的照片,那个头发乌黑、身姿挺拔、言辞铿锵的“央视一哥”,许多人忍不住感叹:“岁月到底对他做了什么?”

时间倒回到2021年,一场关于“躺平青年”的讨论将白岩松卷入到了舆论的漩涡,在一档名为《对白》的节目中,面对年轻人对高房价和就业压力的吐槽,他接连抛出几个“不会吧”的反问。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工作随便找?”“一点压力都没有?”这段视频瞬间引爆网络。彼时正值社会焦虑情绪蔓延,许多年轻人感觉自己被时代的高速列车抛下,而白岩松的言论被解读为“既得利益者的何不食肉糜”。

随着讨论的越来越多,白岩松的个人履历也重新被扒了出来,作为198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被分配进央视,赶上了中国媒体黄金期,这种对比让批评声浪如野火燎原。

关于白岩松这个人,其实争议早有苗头。十五年前评论企业家柳传志时,他曾用“吃五个馒头”比喻成功之路,当时就有人当场提出疑问,白岩松的做法,完全就是在无脑吹捧柳传志。

但当时,柳传志和白岩松的个人形象,还比较正面,所以也就没有太多人去关注这件事情。

但2021年的这场风波,彻底颠覆了他几十年积累的“为民发声”形象,面对全网围攻,白岩松最终选择了沉默回应:“我和骂我的人站在一起,让大家都发泄出来吧。”

白岩松发声的时候,也越来越少了,此后一年多,他几乎从公众视野消失,偶尔被网友偶遇的照片里,总是戴着口罩、身形佝偻,斑秃的头顶,让路人都难免感叹,似乎一夜之间,就全都变了模样了。

若想理解白岩松的坠落,或许该回到他跌宕起伏人生的起点。1968年内蒙古的寒风中,白岩松这个蒙古族男孩在父亲早逝后,童年便被刻上坚韧的印记。

母亲用微薄工资拉扯两个孩子,常年的贫困让白岩松早熟,他曾在采访中回忆,小时候最怕过年,因为邻居家的鞭炮声会衬托出自家的冷清。少年时代的他并非天才,高中时甚至因成绩差一度想放弃学业,但母亲一句“读书是穷人唯一的出路”刺痛了他。

最终他拼尽全力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离乡时只带了一床旧棉被和几本皱巴巴的书。

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虽然分配好了,但是最初还是十分艰难的。最初他住在北京南城的地下室,每天骑二手自行车奔波于采访现场。同事记得他总带着笔记本,把老记者的提问技巧一字一句抄下来反复琢磨。

1993年《东方时空》创办时,他主动请缨加入策划团队,常常熬夜到凌晨修改脚本,1997年香港回归直播成为他的封神之战,72小时不间断报道中,他即兴点评的“国旗在这里升起,明天从这里开始”被收录进中学教材。

那时观众爱极了他的犀利,他敢于发声,批评官僚主义时敢说“有些公章比脸盆还大”,讨论民生问题时直言“公平不是施舍,是权利”。

然而成就他的特质,也在悄然埋下隐患,2010年后,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公众对精英话语的耐心逐渐消磨。某次采访中,他谈及年轻人购房压力时建议“先租房再买房”,却被网友发现其子早年已留学海外。

关于职场竞争的“拼搏论”,也被翻出他曾在节目中含泪感谢央视平台给予的机会,这种认知错位如同暗礁,最终在2021年的“躺平风波”中撞碎了舆论的船。

很少有人知道,白岩松在消失的两年里经历了什么,根据央视内部人员透露,长期高压工作让他患上了严重失眠与抑郁症,最严重时整夜无法入睡,头发大把脱落导致斑秃。

2022年春天,他曾在办公室晕倒,检查发现体重已不足110斤,医生警告他必须休息,于是他递交了“自我下岗”申请,回到内蒙古老家调养,邻居们时常见到他清晨在草原上散步,背影单薄得像棵枯树。

或许因为远离喧嚣让心态沉淀,他通过央视新媒体平台悄然复出,首期视频中他未回避争议,而是以“扁担女孩”刘宣杭的故事为例谈论高考公平,这个农村女孩每天挑扁担卖菜维持生计却考上名校,白岩松的赠言只有九个字:“沉住气,慢慢来,别慌张。”

有观众发现,他的语言少了从前的锋芒,多了几分宽厚,今年9月对话詹姆斯时,他特意问到“如何面对网络恶意评价”,当听到“把批评当镜子”的回答时,他眼角细密的皱纹微微舒展。

如今57岁的白岩松仍在采访一线,只是工作室常备着中药壶和颈椎按摩仪。

白岩松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一方面,他是传统媒体黄金时代的象征,用奋斗改写了命运,另一方面,在时代裂变中,他的话语体系与新生代产生了隔阂。

有媒体人评价:“白岩松的起伏其实是中国公共话语场变迁的缩影,当年观众需要启蒙者,今天大家更需要共情者。”当他近期评论网红围堵数学家韦东奕现象时,直言“流量不该吞噬尊严”,这次却意外获得多数网友支持。

从草原孤儿到央视名嘴,从全网群嘲到慢慢回归,白岩松的人生轨迹仿佛一则寓言。当他在新书签售会上被年轻读者问及未来规划时,低头看了看自己布满老年斑的手背,轻声说:“话筒还在手里,故事就还没讲完。”

窗外北京秋意正浓,一片银杏叶落在他的银发上,像给这起落人生添了枚温柔的注脚。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白岩松个人资料

白岩松呼吁关注农村老人:城里的“风筝”,线还拴在父母手里. 南方都市报. [2023-01-06].

对话争议中的白岩松:我和骂我的人站在一起-上游新闻 汇聚向上的力量. 上游新闻. [2023-01-06].

实录:《爱的奉献》大型募捐赈灾晚会(1)_影音娱乐_新浪网. 新浪娱乐. [2023-01-06].

央视元宵晚会变抗疫特别节目 白岩松演绎情景报告. 百家号. [2023-01-0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娱乐   神坛   老到   央视   白岩   斑秃   北京   网友   媒体   扁担   头发   话语   观众   批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