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台积电这几年在美国折腾的那些事儿,简直就是高科技产业的活生生案例。明明是全球芯片代工老大,手握先进制程技术,结果一头扎进亚利桑那的沙漠工厂,就被稀土这玩意儿卡得死死的。
10月9日中国大陆刚放出新规,稀土出口管制一加码,台积电的美国生产线就露出了底裤。库存据说只够撑30天,这不是开玩笑,芯片里头那些光电探测器、永磁体啥的,全得靠稀土元素顶着。
10月16日魏哲家还信誓旦旦宣布要扩产升级,结果转眼间供应链就亮起红灯。全球半导体这潭水,本来就搅和得够浑,现在中美博弈一升级,大家伙儿都得掂量掂量,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稀土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高端制造的命根子,中国大陆握着九成以上的加工能力,你不合作,生产线就得歇菜。

中国大陆的稀土出口管制不是头一回了,早从今年4月就开始针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下手,到了10月9日,商务部直接放大招,2025年第61号和第62号公告齐刷刷落地。
新增铕、钬、铽、镝、镥这5种元素进管制名单不说,还把审批范围拉到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和256层以上存储芯片的研发、生产设备啥的,全链条都管。关键是那条“0.1%规则”,产品里头只要中国大陆稀土成分超0.1%,出口就得过审批关。
别小看这个比例,台积电5纳米芯片里的镧元素含量就高达0.5%,直接中枪。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这些环节的技术服务也一并纳入,等于堵死了曲线绕道的路子。

这管制来得不是没道理。全球稀土加工,中国大陆占了85%到90%,美国本土年产4.5万吨多是轻稀土,重稀土精炼纯度才92%,芯片和军工领域要求99.9%以上,差得老远。
台积电每年吞掉3000吨稀土,2024年从大陆进口超6000吨,占比96%。新规一出,亚利桑那工厂的库存压力立马爆表。外媒直指,这波操作直奔半导体和国防去,纽约时报都评论说,台积电芯片含大陆稀土,可能卖不进美国了。
10月12日商务部发言人回应,这纯粹是完善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常举措,世界局势这么乱,军事冲突频发,战略资源得管牢。台积电这头,供应商库存据说够用,但长期风险摆在那儿,短期内还能喘口气,拖久了就悬。

想想看,稀土不是普通矿产,它藏在芯片的每个角落。光刻机、马达、光纤放大器,全得靠铒、镝这些玩意儿驱动。管制一紧,全球供应链就得抖三抖。10月26日台积电官方赶紧出来辟谣,说影响有限,供应商有足够库存,但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DigiTimes报道,晶圆代工龙头首当其冲,稀土中断就是最大受害者。逻辑上也对得上,美国拉着澳洲、日本搞“去中国化”,结果澳洲矿还得拉回大陆加工,日本90%重稀土也靠大陆。自己家精炼技术落后30年,哪有余力帮台积电解围?
这新规本质上是战略回应,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大陆亮出稀土牌,谈判筹码直接翻倍。特朗普那边在10月9日就嚷嚷加征100%关税,稀土管制反手就是一记重拳。半导体这行当,表面光鲜,底下全是这种资源掐脖子的把戏。

台积电在美国投资这事儿,从2020年5月起步,120亿美元砸下去建第一厂,到现在总投资飙到1650亿美元。2022年12月加码到400亿,2024年4月第三厂上马到650亿,2025年3月又宣布再投1000亿。
魏哲家这回表态,要加速亚利桑那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从4纳米冲2纳米,本来是为美国客户量身定做,响应“制造业回归”的口号。美国政府也够意思,66亿美元补贴外加50亿美元低息贷款,够大手笔。可问题是,钱是到位了,原料呢?稀土库存只够30天,这扩产计划听着就虚。
亚利桑那工厂从开工就麻烦不断,施工延期、劳资纠纷还没消停,现在供应链又来搅局。台积电高管在10月27日对外放话,供应商库存充足,短期没事儿,但长期观察风险大。
美国本土稀土产能有限,加州矿能挖点,但加工链条跟不上。想从巴西、澳大利亚找货?理论上行,实际得重建全产业链,采矿、提纯、运输、适配生产线,至少18个月起步。

半导体对纯度要求高,百万分之一杂质都不行,用不上合格货,工厂就得关门。多元化采购听着高大上,其实就是自我安慰,台积电年耗3000吨,96%靠大陆,这根基拔了,哪那么容易补。
这投资规模听着吓人,1650亿美金,够建多少生产线?可美国只管要产能,不管供应链风险。台积电绑上“美积电”的帽子,民进党当局推波助澜,把产业当政治工具。
11月扩产启动在即,库存钟表滴答走,这压力谁扛得住?美国那边反应快,10月10日就急了,中国管制扩展到半导体用户,风险直指PC组件供应。台积电这步棋,走得有点悬,钱砸进去,原料跟不上,扩产成空谈,产业链的脆弱性暴露无遗。
全球看,这事儿也敲响警钟。稀土只是冰山一角,半导体全靠这种战略资源支棱着。美国想脱钩,投资国内稀土供应链,2025年关税贸易战一闹,西方矿产投资创纪录。
可中国大陆加工垄断在那儿,脱钩说说容易,实际操作得几年。台积电的尴尬,就是整个行业的缩影:高端制造不是光靠政策倾斜,就能绕开资源瓶颈的。

10月22日国台办发布会,朱凤莲直球回应稀土管制,主管部门立场明确,支持两岸产业互利合作。外媒曝台积电美厂库存30天,产能瘫痪在即,她没点名,但意思明摆着:民进党“倚美卖台”不得人心,深化融合发展才是正道。
2024年台湾地区从大陆进口7000吨稀土,两岸供应链基础在那儿摆着,合规民用出口大门开着。问题出在哪儿?台积电受民进党政策绑架,产业深度靠美,忽略大陆需求,风险自找。
稀土管制面向战略安全和高端产业链,不是针对台湾地区半导体生态。公告里头强调,出口非管制货物、技术服务,明知用于境外稀土活动也得管,但民用合规的,审批走得通。
台积电要想解围,调整策略回归祖国怀抱,不光稀土难题能解,还能提升全球竞争力。反过来,一味深绑美国,忽视两岸协作,产业链风险只会雪上加霜。国台办这回应,接地气又硬气,点出“美积电”本质是卖台,台积电逐步沦为美国工具,民进党无底线操作害了产业。

两岸经济联系深,台湾地区高科技离不开大陆资源。稀土管控后,台积电团队得赶紧评估合规路径,提交申请啥的。2025年商务部第56号到第62号公告,一套组合拳下来,覆盖锂电池、关键材料全产业链,但留了合作空间。
全球视角,稀土只是半导体一环,但影响整个行业走向。台积电如果醒悟,专注产业本位,摆脱政治绑架,危机就能转机。否则,美国工厂停摆不说,台湾地区整个生态都得跟着晃。朱凤莲的话,提醒大家:合作让产业链健康长远,“绑美幻想”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事台湾地区经济部门数据打脸自己,日本重稀土九成靠大陆,美国落后30年,拉澳洲矿加工还得大陆帮忙。台积电年进口6000吨不是白来的,两岸互补性强。
管制一出,10月27日台积电高管对外稳军心,说影响不大,但业内都知道,长期风险待观察。回归老路子,合规走审批,稀土供应稳了,扩产也能喘口气。民进党当局的“倚美”路线,表面风光,实际坑产业,这逻辑谁看不出来?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