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本周,国内迎来新棉上市高峰,市场供应持续增加;美国农业部上调全球棉花产量,美联储降息预期再度下调,国内外棉价弱势震荡。
一、价格回顾
国内方面,新棉加工正值高峰,市场供应持续增加,新棉丰产对盘面形成较大压制;下游纺纱生产相对稳定,对棉花消费起到一定支撑,国内棉价维持弱势震荡。本周郑州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13450元/吨,较前周下跌71元/吨,跌幅0.5%;代表内地标准级皮棉市场价格的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均价14739元/吨,较前周下跌30元/吨,跌幅0.2%。
国际方面,受美国农业部上调全球产量以及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减弱引发的美元反弹、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整体下挫等因素影响,国际棉价偏弱震荡。本周纽约棉花期货主力合约结算均价63.96美分/磅,较前周下跌0.96美分/磅,跌幅1.5%;代表进口棉中国主港到岸均价的国际棉花指数(M)均价71.96美分/磅,折人民币进口成本12398元/吨(按1%关税计算,不含港杂和运费),较前周下跌162元/吨,跌幅1.3%。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2341元/吨,价差较前周扩大133元/吨。

纺织方面,国内棉纱价格走势略强于外纱。国内C32S普梳纱市场均价20555元/吨,较前周上涨68元/吨,涨幅0.3%;主要进口来源国C32S普梳纱均价20834元/吨,较前周上涨5元/吨,基本持平;常规外纱高于国产纱303元/吨;涤纶短纤价格下跌20元/吨至6283元/吨。

二、市场形势展望
宏观市场方面,美联储降息概率下降,中日关系波动或对出口不利。美联储内部关于12月降息存在较大分歧,市场对其降息预期连续走弱,根据芝加哥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进一步降至32.7%;降息预期的减弱导致美元走强、商品市场压力上升。近期中日双边关系出现不利情况,贸易合作层面不确定性增加。长期以来,日本是我国纺织品服装重要出口市场之一,约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的十分之一左右。近期中日关系紧张或对双方经贸往来造成不利影响,需持续关注双边关系发展态势。国常会部署促消费稳投资,年底稳增长政策预期再加力。1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消费稳投资相关工作,明确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促进消费的多项措施,提出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聚焦重点领域开发新产品、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此外,市场预期年底前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财政政策或加码促消费,货币政策有望实施降准降息,以应对四季度经济指标波动及外需放缓等挑战。
棉花市场方面,国际市场供应充裕,巴西棉花出口加快。美国产棉区天气良好推动产量提高。据美国农业部最新数据,本年度美棉产量预计307万吨,较9月预测调增6.81%;截至11月17日美棉收获进度为71%,较去年同期减少5个百分点,较过去五年同期均值增加1个百分点。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预测产量达到411万吨,同比增长11.1%;目前出口延续高增长态势,日均装运量2.4万吨,大幅高于去年同期1.6万吨水平。国内市场棉花质量指标好转,市场销售平稳。棉花加工进入后期,皮棉质量指标较前期有所改善,企业反映淡点污棉比例下降、马克隆值也出现好转,目前企业加快皮棉销售。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截至11月20日,全国新棉加工率64.2%,同比增4.3个百分点;销售率27.9%,同比增17.3个百分点;据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数据,同期全国棉花累计检验量达342.3万吨,同比增18%。当前,由于纺织市场订单表现不温不火,叠加当前市场棉花供应充裕,纺织企业原料补库意愿不强。
综合来看,国内外棉花供应持续增加,对棉价形成较强制约,在终端需求未见明显回暖的背景下,预计短期棉价维持震荡整理格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报告的版权属于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有限公司,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只供参考之用,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有限公司认为本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担保其内容的绝对准确性或完整性,用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中储棉花信息中心有限公司不对因客户使用本报告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