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格力不屑与它们卷低价值,低技术、低门槛的简单空调市场


国内空调市场现在有个怪现象,贴着成本线甩货的低价机满街跑,格力却闷头往核电站里装中央空调。

武汉大学今年新采购的宿舍空调单价只有1330元,格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中标项目光维护费就500万。

这哪是同行竞争,分明是两条赛道上的生意。

仔细扒数据才发现,普通家用空调利润率早跌破5%,但特种设备市场毛利率常年维持在30%以上。

国内核电站用的冷水机组必须取得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许可证,全国就三家能造。

这种技术壁垒让格力在海南昌江核电站签下十年维保合同,机组全寿命周期服务费能收六十年。

反观小米空调今年把1.5匹变频机打到1499元,卖三万台还抵不上格力接个高校订单的利润。

武汉大学这事特别有意思。

校友捐赠十几个亿的雷军,自家母校招标时硬是没选小米空调。

招标文件里写明白了,教学区选LG中央空调是图静音效果,宿舍采购TCL和美的纯粹是价格因素。

有个细节被忽略了,武大老宿舍里十万台格力空调都用了十几年,这次换新机摆明是冲着六年包修条款去的。

低价机现在能抢市场,过两年维修成本上来就知道肉疼。

行业内都知道中央空调有个“532法则”,设备成本占50%,安装费30%,维保利润20%。

但核电空调这个数得倒过来,服务费占比能到70%。

国内在建的华龙一号机组有11座,海外沿着一带一路还有7座等着建。

每套核级空调系统光备件库存就要压800万,这种生意根本不是靠价格战能撬动的。

美的去年组建了特种设备事业部,挖了堆核电工程师,到现在也没拿下许可证。

现在看明白格力为啥让出低端市场了吧?

普通空调现在比大白菜还便宜,但地铁环控系统招标动不动就上亿。

深圳地铁12号线的精密空调订单,技术要求能写满四十页A4纸,竞标企业得带着抗震报告和电磁兼容证书来。

这种项目就算中标价高30%,也比在电商平台搞秒杀划算。

有个事很多人没注意,董明珠这两年把研发团队切成了两拨。

一拨专门搞“能用三十年的空调”,申请了78个耐腐蚀专利。

另一拨死磕极端环境设备,在漠河建了零下40℃的测试站。

今年初长江存储的晶圆厂招标,别的品牌空调还在比能耗,格力直接拿出了防微震机组方案。

这种技术代差根本不是靠价格能追上的。

说到底,空调行业正在经历当年手机市场的过程。

山寨机死绝之后,活下来的都在拼技术储备。

现在花五百亿建光伏空调工厂,等碳中和政策收紧的时候,能造零碳中央空调的企业怕是又要吃独食。

看着现在市场份额跌几个点就慌的人,估计没算过核电空调合同后面跟着几个零。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科技   门槛   空调   价值   简单   市场   技术   核电   中央空调   核电站   机组   低价   成本   漠河   服务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