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乌米饭,端出夏天来

月份翻过四月,来到五月里。

时光不紧不慢天气冷热相间,温柔的春光里,总让人留恋着什么。

饭桌上一碗乌黑油亮的乌米饭倒提醒我,又到了四月初八了。(这一天也是释迦牟尼佛诞辰日)

江南民间的习俗,这一天,煮乌米饭吃。

民间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为解救地狱中的母亲,用南烛叶汁染米制成乌饭,因颜色乌黑,饿鬼不敢吃,而母亲得以吃饱再也不用挨饿了。后来民间百姓为纪念目连的孝心,就在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兼乌饭节)采摘乌饭树叶煮成乌米饭吃。这一习俗也就慢慢在民间流传下来了。

从牙牙学语到吃上白米饭,儿时对米饭的记忆,总是白乎乎的。一旦看到米饭还有这么乌黑的,那惊讶,是愣了好久。其实,孩童,更是参不透其中的奥妙。

但那时吃着,还挺可口。糯米的软滋滋味儿还真的记在了心上。

那时,家家都煮乌米饭,只要到了四月初八这一天,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乌饭树,学名南烛,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

记得少年时代,在四月初八的前一二天,会到附近山上去找乌饭树。

名字叫树,其实并不大。暮春时,几个小伙伴上山,漫山遍野地寻找。用不了几个小时,便可采摘满一篮子了。

这叶子,有点红。

采摘回来后,把叶子清洗一下。当然了,那时也没有那么多私企,谈不上什么污染了。无非就是些灰尘而已。

洗好后,找一石臼,用木杵把乌饭树叶捣碎捣烂。(那时乡村还随处可见有石臼的)。

然后用纱布过滤一下,把渣子过滤掉,留下汁液。

那时节家家户户都是柴火灶。把过滤后的汁液放入铁锅中,再把淘洗好的糯米倒入,让糯米浸泡在汁液中。

记得那时浸泡是一个夜晚的。等天明,这糯米就成乌青色了。

恰在这时节,豌豆也可采摘了。在煮乌米饭的当中,再放些豌豆,会让乌米饭更多一份滋味儿。

这样,乌黑锃亮的乌米饭就煮出来了。有时随个人喜好,还可在乌米饭中放点白糖。

那时,长辈们是这样哄小孩的:吃了乌米饭,夏天蚊子不会叮。

那时,我和同龄人都傻傻地相信,吃了它,蚊虫就不咬了。

许多年过去了,长辈们一个一个走了。原先采摘乌饭树的山上也修起了公墓。如今要采叶子,恐怕得往更远的山中了。

但四月初八吃乌米饭的习俗依然留传着,只是今天,已不那么普遍了。

乌黑乌黑的乌米饭,开启了又一个盛夏。

2025.5.5立夏·浙江·湖州·陆家漾畔

(ZYX25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美食   米饭   夏天来   糯米   释迦牟尼   汁液   石臼   习俗   叶子   民间   豌豆   时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