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亿美元订单刚放行,H20芯片就被曝出暗藏远程关机开关,买还是不买?
三天前,美国商务部悄悄给英伟达开绿灯,允许继续对华销售H20。
消息一出,国内几家头部云厂商连夜开会,生怕错过补货窗口。
结果48小时后,网信办直接把人叫到北京,甩出一份技术报告:芯片里藏着两条隐蔽指令,一条能回传服务器物理坐标,另一条可远程锁死算力。
这不是第一次。
2023年A100被限,2024年H100被卡,如今轮到性能砍到只剩15%的H20。
美国给的逻辑很简单:卖可以,但必须保证随时能收回去。
网信办这次动作选在第三轮经贸谈判刚结束的真空期,时间点踩得极准。
谈判桌上,美方代表刚把技术出口当筹码,这边立刻用安全审查把桌子掀了。
更狠的是,审查依据不是临时编的。
2021年出台的《数据安全法》第21条、2022年《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第6条,白纸黑字写着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采购必须通过安全评估。
英伟达想反驳,发现每句话都能对上号。
国内厂商的焦虑写在脸上。
某头部AI公司采购总监私下透露,库存里的H20只够撑到8月,如果9月前拿不到替代方案,训练模型全部得停。
华为昇腾920的量产进度因此被推到聚光灯下。
供应链消息显示,9月流片的920芯片在FP16算力上已追平H100,但功耗高出18%。
寒武纪的思元590更激进,直接砍掉训练单元,专攻推理场景,实测能效比反超H20。
美国内部的裂缝也在扩大。
英伟达财报显示,中国客户贡献了其数据中心业务20%收入,H20禁售导致上季度直接少赚135亿美元。
硅谷派开始游说,要求把技术管制和贸易管制拆分处理。
五角大楼却坚持认为,任何流入中国的算力都可能被用于军事模拟。
最新流出的备忘录显示,美军方正在评估用软件层后门替代硬件限制的可行性。
这场博弈的微妙之处在于,中方第一次把审查标准摆到台面上。
网信办要求英伟达提交的数据回传路径图,直接点名新加坡数据中心。
这个节点恰好是美国商务部远程监控的跳板,相当于把底牌翻给大家看。
更深的影响在标准制定。
去年10月发布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里,中方提出算力设备应遵循来源国安全认证。
当时没人当回事,现在成了实操案例。
韩国贸易协会最新报告显示,已有三家欧洲云服务商开始要求芯片厂商签署数据主权条款,格式几乎照搬中方模板。
最难受的是中间商。
深圳华强北做芯片贸易的老周说,上周还有客户加价30%囤H20,今天全在问能不能改买昇腾。
仓库里积压的200片H20成了烫手山芋。
技术主权的账,最终要算到每个采购决策头上。
当远程关机按钮真实存在时,性能参数表上的数字突然变得没那么重要。
更新时间:2025-08-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