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这句话不仅对孩子有效,对家长同样有效,小凯父母最不该做的是,临近高考了,才来纠正孩子日积月累下来的错误,应该等高考后,无压力了,再好好谈一谈。
如今,也算是喜讯传来,小凯去复读了。
在介绍小凯的复读学校之前,我们不妨再来看看他之前的错误,或许能给家长们带来更多的思考。
孩子会一点点试探父母的底线,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明确自己的规矩!
当初手机也是你们买的,不能到后来一味去“放弃”!
既然问题的焦点是玩手机,要么没收手机,要么专门留一人在长沙看着他,实在不行就让孩子住校。
可惜父母却把手机砸了,当着孩子的面烧了保证书……
这样的对抗式行为,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和反感,他们青春期容易冲动,经历的事少,心智并不成熟,万一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那可真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了。
有的网友却非常支持这位父母的做法,不用猜,支撑的网友们身边肯定也有同款的孩子,孩子不听话似乎能感同身受……
但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如今孩子变成这样,家长是否也存在一定责任呢?
子不教,父之过!
而不是反过来推给社会,让社会来教育他,那这已经是下下签了,不是吗?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防范于未然,问题出在手机上,砸手机这种行为,实在是解决不了问题,是家长找不到正确的处理方式。
有的孩子就是贪玩,但小凯同学天赋不错,成绩也好,相信以前一定很少有机会玩手机,也正因为从小没有接触,对虚幻的东西,反而让他产生极大的兴趣……
这时候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而不是对抗!
听话的孩子能接受,但不听话的反而催生了孩子的逆反情绪,只会让孩子越陷越深,带给他们的反馈是:父母不重视自己。
如果实在不放心,应该像其他家长“干脆不要给他手机了”,而不是像小凯父母给他买了手机后,仅仅只是让他写个保证书。
不要去尝试逼孩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过程,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
孩子和父母都不要太偏激,对自己对孩子都不好,愿所有的家长都健健康康的。
另外,孩子对未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毕业之后,学历只是门槛,未来还得看自己的能力,孩子虽然有错,但如果真的因此耽误了孩子的未来,确实不值得。
一步错,步步错,孩子是这样,父母也是这样。
当然再反过来说这孩子,在记者的采访视频中,母亲给记者倒茶,说话很有条理,可以想象这对父母的素养不错。
而再来看孩子的态度,几段视频里,他没有叫一声妈妈,甚至还有一次吼了妈妈,可见孩子对母亲的抵触,其实很深的。
最新报道,孩子已经回到家了,母亲对小凯同学态度缓和,也算是和解了。
而小凯表达了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复读”,不然太可惜自己的天赋了,可见他并非朽木不可雕也。
如今,最新的消息传来,当地一所复读学校专门邀请了小凯过来复读。
更让人欣喜的是,不仅邀请他就读清北班,还免除高考复读的费用,可以说是三喜临门。
虽然这所学校有想接住流量的嫌疑,但这个有魄力的决定,却又是三方都能接受的结局。
小凯父母不是希望他985高校么,不如让时间再给他一次机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跌倒过一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站不起来。
而小凯他自己也知道自我的潜力,事件在网络的讨论这么多了,相信这么聪明的孩子经此一役之后,这么浅显的道理,应该明白了。
而接受小凯的学校更是敞亮人,能考进四大名校都非等闲之辈!
他们也正是看重这一点,邀请小凯前来复读,既是给自己一战成名的机会,也是给小凯和他父母一个机会!
是龙是虫,明年的今天或许就有答案。
文章信息来源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
更新时间:2025-07-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