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该来的迟早会来。墨西哥,还是挥下了那一刀。对准的,不是别人,正是中国。最高50%的关税,汽车、钢铁、纺织品,整整1400种商品,涉及金额高达520亿美元。这一刀下去,鲜血四溅,首先受伤的就是中国企业。
看着名单里那些熟悉的行业,尤其是汽车,中国人心头自然一紧。因为大家都清楚,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目的地,就是墨西哥。销量火爆、投资加速,俨然成了中国车企走向拉美的重要桥头堡。现在好,关税直接翻倍,利润瞬间蒸发,市场彻底乱套。这不是普通的贸易摩擦,这是实打实的封门。
有人说,墨西哥是大国,有一亿多人口,两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完全有能力独立决策。可事实呢?这次加税,明眼人都看得懂:刀柄在墨西哥手里,刀刃却指向中国,而背后递刀的,正是美国。
美联社报道早就写明,美国人指责中国利用墨西哥作为进入美国市场的“后门”。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对墨西哥政府施压,逼它限制中国进口。墨西哥金融集团的首席经济学家西勒一针见血:“这就是为了讨好特朗普。”四个字,道尽一切。
这就是墨西哥的尴尬——嘴上说是为了保护本国战略产业,实际上是屈服于来自北方的巨大压力。墨西哥官方的说辞是要“以本土生产替代亚洲进口”,可连他们自己都知道,这不过是披着保护主义外衣的跪拜。墨西哥最清楚,美国永远不会满意,你今天割一点肉,它明天就要你割一大片。
回头看看中墨关系,这一刀更显得刺眼。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是中国在拉美的第二大贸易对象。2024年,双边贸易额高达1094亿美元。中国出口的汽车、电子元件、厨具、零部件,几乎覆盖了墨西哥家庭的日常生活;墨西哥出口的石油、电气设备、医疗器械,也依赖中国市场。互利共赢,本是合作的底色。可如今墨西哥为了取悦美国,硬生生把这层纽带撕开。
面对挑衅,中国态度已经足够克制。8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态,坚决反对在他人胁迫下对华设限,提醒墨西哥要“慎之又慎,三思后行”。9月11日,商务部再次发声:单边加税,就是对霸凌的妥协。这八个字,掷地有声。可惜,墨西哥似乎铁了心要向美国献上投名状。
问题来了,既然墨西哥敢先出手,中国能不能反击?当然要反击!贸易是相互的,你加我50%,我也有办法让你疼。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制造业与投资严重依赖外部合作。中国企业在汽车、电子、通信等领域的投资,不仅带来了税收和就业,还给墨西哥补上了技术和产业链的短板。如今墨西哥一脚踹开合作伙伴,还要中国人继续输血?不可能。未来投资会不会继续推进,市场份额会不会重新评估,墨西哥得好好掂量。
更可怕的是破窗效应。墨西哥开了这个头,其他国家会不会跟着起哄?答案不言而喻。美国最希望的,就是把自己的对华关税战,变成一场全球合唱。加拿大、欧洲、日本,哪个不在蠢蠢欲动?如果中国这次退让,那些观望的国家就会觉得这条路可行,纷纷效仿。到时候,中国面对的将不是一国,而是一群摇旗呐喊的小弟。正因如此,中国必须亮剑,立下规矩:谁敢拿中国利益当交易筹码,就得付出代价。
别忘了,加拿大已经尝过苦头。当年跳得高,现在摔得惨。国际博弈不是儿戏,没有规则就必须立规则。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墨西哥成为反面教材,才是对后来的警告。
讲到这里,还是忍不住要替墨西哥叹息。这个国家,历史上就是美国的牺牲品。加州、德克萨斯,本来是墨西哥的土地,如今早已是美国最繁华的州。失去三分之二的国土,换来的是一段血泪史。发展到今天,美国依旧说骂就骂,说打就打,协议说撕毁就撕毁,制裁说加就加,甚至连墙都要修在家门口。墨西哥湾都快成了“美国湾”。这样的屈辱,还在继续。
更可悲的是,墨西哥不但忍受,还要学着向东方递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墨西哥人自己有句谚语:“最大的悲哀,就是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今天看,这句话再合适不过。美国的贪婪永远不会满足,墨西哥的跪拜永远换不来尊重。
对中国来说,教训再清晰不过:一旦你示弱,就会有更多人来试探;只有坚决回击,才能让对手知道中国的利益不是软柿子。墨西哥选择了错误的道路,那就请它准备好迎接沉重的代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斗争才能换来尊重,只有强硬才能赢得未来。
更新时间:2025-09-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