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武都,山峦叠翠
万象街游人如织
假期首日
这座“陇上江南”迎来旅游热潮
街头巷尾处处可见天南海北的游客身影
人潮涌动中
一场关于“温度”的接力正在悄然上演
从政府到市民,从清晨到深夜
武都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与真诚善意
将“暖心”二字写进了每一位游客的旅程
服务“上大分” 这些操作很武都
为确保广大游客
在武都度过一个愉快、舒心的假期
武都区各部门提前精心部署
多措并举做好旅游服务保障工作
全民总动员,礼迎八方客
节前,武都区积极发布倡议书
倡导全区人民共同维护旅游秩序
热情友好对待游客
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官方媒体还精心制作
推出了详尽的吃住行游攻略
帮助游客更好地规划行程
便捷地享受武都的旅游资源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旅游服务保障电话全天在线
贴心服务随处可见
各部门主动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
安排专人值守
及时解决游客在旅行过程中
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且在景区、车站
高速出入口等关键位置
设置了志愿服务岗
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景点介绍
行李搬运等多项贴心服务
让游客感受到武都的热情与关怀
人在囧途变暖途 武都式守护不缺席
5月1日,陇南高速交警在石门隧道路段巡逻时,发现一名女子正沿着高速公路应急车道行走,情况十分危险。经上前询问得知,该女子与丈夫驾车途经武都服务区停车休息,期间丈夫不慎将她遗落在了服务区,而车辆已驶离。了解情况后,民警一边安排女子丈夫在沙湾服务区稍作停留等候,一边用警车将女子安全护送至沙湾服务区。在民警的高效协助下,这对粗心夫妇最终得以顺利会合,重聚团圆。
长假首日,武都区迎来首波客流高峰
酒店预订爆满
部分游客由于没有提前预订酒店
出现游客住宿难的情况
针对这一突发状况
武都区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
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辟“暖心转运通道”
将滞留旅客第一时间安置在
城区部分学校、养老机构等场所
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各个安置点
为游客安排住宿、提供生活必需品
确保游客在武都有一个安稳的休息环境
继续他们的旅程
双向奔赴 流量密码是人心
这个“五一”
武都未靠奇峰险壑的景色“出圈”
却以润物细无声的温情征服人心
当游客服务中心的意见簿
写满“下次还来”
当“暖心武都”成为社交平台热词
当游客的“没想到”
成了武都的“应该做”
游客带走的不仅是风景照片
还有对“陇上江南”念念不忘的理由
椒香入梦记
~~~ “五一”武都游记
五月的武都,花椒树正结着青绿的籽。我原以为这座小城会像往常一样安静,却不想撞见了它最热闹的时节——游客如潮水般漫过每一条街道,宾馆的招牌早早翻出“满”字,连巷子深处的家庭旅馆都亮不出半张空床。
正当我们站在路边发愁,手机弹出消息:政府协调了几所学校的宿舍,临时安置滞留的游客。
宿舍比想象中干净。铁架床的蓝漆有些斑驳,但被褥是晒过的,蓬松间还留着阳光的气味。窗台积着薄灰,但窗外正对着一棵花椒树,风一过,细碎的香气就飘进来,沾在枕头上。
同屋的是个带着孩子的母亲,孩子趴在床上写游记,忽然抬头问:“妈妈,我们算不算也当了一回学生?”
熄灯后,整栋楼渐渐安静下来,但某个角落偶尔传来压低的笑语,像夜风掠过树叶的窸窣。月光从没拉严的窗帘缝溜进来,在水泥地上画出一道银线。我想起前台老师说的话:“条件简陋,多包涵。”可分明闻见,某个行李箱里漏出的花椒香,正悄悄钻进所有人的梦。
晨起时,走廊上飘着食堂的馒头香。管理员挨个敲门,说景区开通了临时公交。孩子把折好的被子拍出圆鼓鼓的弧度,忽然指着床缝:“妈妈,我掉了一颗花椒!”——那是他昨晚从夜市带回的纪念品,现在正卡在铁架床的螺丝孔里,像一粒小小的、熟透的星星。
离开时,宿舍楼前的黑板上写着“欢迎同学们返校”,有人用粉笔在下面添了句“也谢谢武都”。大巴启动的瞬间,我望见教学楼顶飘着的红旗,和花椒树的新叶朝着同一个方向摇晃。
据了解,5月1日武都区共接待游客12.23万人次,收入9111.35万元。城区共有379家酒店、宾馆、民宿,床位19000余张。截止5月1日下午18时,客房入住率达到100%,启用临时游客安置点10个,安置游客1500余人。
此刻,武都的暖意仍在延续
它藏在志愿者递上的一杯热茶里
在交警护送的一次团圆中
更在每位市民“当好东道主”的自觉里
这场关于温暖的“接力赛”
没有终点
记者:张秀兰 王肖晶 李剑超 刘若兰
监 制:张秀兰
审 核:尤 力
责 编:王肖晶 李圆丰 田倩
编 辑:田 倩
更新时间:2025-05-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