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直播时身亡,现场燃起大火,1000多人目睹全程,更多细节曝出

9月27日下午,多名网友发视频称,四川剑阁县网红“唐飞机”驾驶超轻型飞行器在直播飞行过程中坠机,不幸去世。

画面中,一个简陋的飞行器在空中失控,像一片枯叶般旋转坠落,撞击地面后瞬间腾起一团烈火。

驾驶者是55岁的村民唐正兴,在1000多粉丝的注视下,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终点,弹幕瞬间被“快救人”刷屏。

简陋的飞行机器

唐正兴驾驶的这台机器,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它并非出自什么正规的航空制造企业,而是一位浙江民间爱好者鼓捣出来的产物。

唐正兴在2014年左右花了二十多万买下了这架二手飞行器,之后又投入十五万请人进行改装。

一个令人不安的细节是,原机主之所以愿意出手,原因简单而又直白:他自己飞了几次,心里害怕,不敢再玩了。

这台机器的构造,更是将“简陋”二字写在了脸上。

一个孤零零的座椅,没有任何机体外壳的保护,飞行员完全暴露在外。

它靠燃油驱动,净重仅有115公斤,脆弱得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将其掀翻。

这样的设计,意味着一旦空中发生任何意外,驾驶者都毫无缓冲余地。

在这次致命事故之前,唐正兴已经因为油表故障,经历过两次坠落。

一次从大约五米的高度摔下,另一次则是在相当于两三层楼高的十米处失控。

他两次都幸运地活了下来,但这两次幸存,没能让他警醒,反而成了悲剧真正的序幕。

不顾反对也要开飞机

当唐正兴将那台价值不菲的飞行器买回家时,他的妻子和父母都感到了极大的不安。

在他们看来,这东西不仅是“烧钱”的无底洞,更是随时可能夺走亲人生命的“铁疙瘩”。

妻子的反对尤为激烈,她无法理解丈夫为何要冒着生命危险去玩这个,两人为此陷入了十多天的冷战,她甚至一度强硬地要求丈夫把飞机退掉。

可惜,这份守护没能拦住唐正兴。他用自己的方式绕开了家人的担忧,甚至在首次成功飞行后,只是买来卤菜和酒,独自一人默默庆祝。

村里有人觉得唐正兴人不错,但也忍不住当面或背后劝他,直言他搞的这个是“玩命”的行为。

但沉浸在飞行快感中的唐正兴,似乎选择性地屏蔽了这些声音,他曾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四川唯一会开(这种飞机)的”,这种自我认知让他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被无视的危险

唐正兴的飞行,从一开始就建立在对规则的误解之上。他将一片充满未知风险的灰色地带,当成了可以自由翱翔的乐园,这是导致悲剧最深层的系统性风险。

他曾不止一次地向人主张,自己玩的这种超轻型飞行器,根本不需要考取驾照,也不需要向谁报备。

他甚至打过一个比方,说这玩意儿就像游乐园里的卡丁车,是一种个人爱好。

然而,业内人士的观点却与此截然相反,他们明确指出,任何用于载人的低空飞行器,无论大小,驾驶者都必须持有相应的执照。

因为一旦升空,它就不再是玩具,而是一个关系到公共安全的交通工具。

唐正兴对“自由”的误读,让他心安理得地绕过了最基本的安全门槛。

官方的规定其实非常清晰:任何飞行活动都必须事先向民航部门报备,并且只能在划定的指定空域内进行。

整个四川省,这样的指定空域也仅仅只有七个,由民航西南地区管理局负责管理。

唐正兴显然不在此列。

他的专业技能,更是充满了业余色彩。他声称自己的飞行技术是“自学成才”,主要靠观看网络上的视频教程。

理论学习用了一周,而真正上手操作的时间,累计也只有六到九个小时。

用如此仓促的训练去挑战一项高风险的活动,这本身就与他对安全的轻视态度,形成了致命的呼应。

镜头下的最后一次起降

当直播这种现代媒介介入后,它就不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更在无形中成为了悲剧的催化剂。

唐正兴从2024年冬天开始在短视频平台直播飞行,积累了9.7万粉丝和几十万点赞,这让他的个人爱好,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公开的表演。

对一场“完美直播”的追求,最终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故发生当天,直播间里聚集了超过一千名观众,最多时甚至达到三万人。

围观的压力驱使着表演者要呈现出最好、最精彩的一面。

唐正兴其实已经起飞过一次,但他很快又降落了。

原因并非机械故障或天气不佳,仅仅是因为他觉得固定在长杆上的直播镜头角度不对,影响了直播效果。

为了调整摄像头,他不惜进行了一次额外的、非必要的起降。

当他调整好镜头,第二次信心满满地升空后不久,灾难便降临了。

螺旋桨疑似发生缠绕或断裂,飞行器瞬间失控。屏幕前的一千多名观众,就这样从“看客”变成了“目击者”,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在自己面前消逝,却无能为力。

结语

回看“唐飞机”的坠落,这实在是一场可以预见的悲剧。

它源于对一部失灵机器的盲目信任,源于对家人和乡邻苦口婆心劝告的固执,源于对法律法规红线的漠视,并最终在对网络展演的执着追求中,画上了一个惨烈的句号。

唐正兴的个人社交账号,如今已设置为私密状态,当地相关部门也已介入,将这起事件初步定性为“意外”。

但留给世人的反思,远比一个简单的定性要深刻得多。

一个人的梦想值得尊重,但当这份梦想需要以生命安全为赌注,甚至可能危及公共安全时,它的边界又在哪里?

任何对极限的挑战,都应建立在对生命、对科学、对规则的绝对敬畏之上。

这或许是唐正兴用生命换来的,最沉重的一课。

信息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科技   大火   全程   细节   现场   更多   飞行器   驾驶者   生命   悲剧   简陋   机器   报备   镜头   瞬间   飞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