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黏妈”和“不黏妈”的孩子,长大后差距很大,妈妈要早重视

闺蜜总是跟我吐槽,两岁的小儿子太黏人了,去到哪里跟到哪,在家里面都别想休息一会。

刚刚做好家务,孩子要抱抱。

想去上个厕所,孩子看到立马跟着来到卫生间。

闺蜜说,自己的生活全部被小儿子给占据了,有时候看到他就头疼,累得不行。

生活中,有太多宝妈跟闺蜜的处境一样了。

他们的双手双脚,都被黏人的孩子给捆绑了,一刻都不得消停,有时候看着这样的“粘人精”,想打人骂人的冲动都有。

不过,宝妈们不用伤心得太早,因为你这个黏人的小宝贝,可是会给你带来巨大回报的。

你敢相信吗?你的孩子越黏人,长大了,越优秀。

因为,黏妈的孩子和不黏妈的孩子,长大后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一:黏妈的孩子,抗压力更强

那些遇事逃避的成年人,往往都有一个情感得不到回应的童年。

在他们小的时候,每当想向父母撒娇的时候,得到的回应要么是沉默,要么是糊弄。

孩子满心欢喜的期待,在那一刻落了空,留给他的只有失落、难过,不被理解不被支持。

他的感受被最爱的人忽视,内心生出一种强烈的不安感,久而久之,他的心是空荡荡的,没有一点力量支撑,安全感为零。

所以当他遇到挫折时,他是没有力量去面对的,他不够自信,觉得自己一定做不好。

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他的身后空无一人,父母更是不可能提供帮助。

而那些向父母撒娇,父母愿意拥抱住他们情绪的孩子,长大了,抗压力更强。

他的每一次情感需求,都得到了温暖且有力的回应,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他意识到,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感受是值得被理解与支持的,父母对他的回应,让他感受到,自己不论做什么,都是可以得到百分百理解与支持的。

所以面对挫折的时候,他内心有力量,身后有人帮,就无所畏惧了。

二:黏妈的孩子,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

有一些孩子,在童年时期向父母撒娇、表达情绪后,父母会采用一种“无视”的态度。

孩子会马上怀疑,父母是不是不爱他。

但等他被无视的次数多了,就不再敢表达了,因为他知道,表达也是得不到回应的。

他渐渐关上了自己的心门,将所有的心事都藏在内心最深处,不与人说。

成年后,他始终紧闭心门,跟人始终保持着一种淡淡的距离。

明明遇到了一个中意的对象,却不敢表白,因为他担心表白之后,换来的是无视与拒绝。

他不知道怎么建立亲密关系,在恋爱和婚姻中扮演着一个被动的角色。

跟这样的人相处,也是一种考验,如果不能走进他的心,只会被不断消耗。

还有一些孩子,撒娇会被父母抱在怀里,难过的时候会得到父母的开导,哭闹的时候会得到父母的安抚。

不管他们释放什么样的情绪,父母总能轻易接住,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孩子得到了倾听与安抚,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掌握了更加清晰的表达,最重要的是,他们敢于表达,因为每一次的表达,都能得到有力的回应。

他心态积极,乐观,自信,情感表达能力强,在亲密关系中,充当着一个主导者的角色,将这段关系经营得更好。

三:黏妈的孩子,更善于表达情绪

孩子苦恼时,父母的反应,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

回想一下,在你童年时期,你黏妈的时候,她是温柔回应,还是冷漠应对呢?

每一个得到温柔回应的小孩,长大了,更加勇敢自信,心里藏不住事,敢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让他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是可以被接纳的,所以他以后在表达情绪的时候,就没有顾虑了。

每一个黏妈的孩子,若换来的是忽视与厌恶,他会变得封闭自己的内心,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甚至越来越沉默。

生活中有不少整天沉默的成年人,他们不善言辞,你猜不透他的喜怒哀乐,看似很坚强,实则很孤僻。

他没有朋友,常年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而且因为性格的原因,导致应变能力不强,工作中的表现也普普通通。

四:黏妈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小的时候,孩子总要妈妈抱,可妈妈总是因为家务或工作,拒绝了孩子的请求。

长大后,孩子成为了一个没有安全感的成年人,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底气。

安全感,是黏妈的孩子,与不黏妈的孩子,最大的差距。

他一次次向妈妈表达着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无视和冷漠。

渐渐地,他觉得,妈妈可能不爱他,否则为什么不愿意抱他呢?

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天生自带的,但如果在后天的相处中,依恋关系没有稳固,甚至被破坏,那么他的安全感就会越来越少。

因为他在无数次的表达情感时,换来的都是冷漠,他只能收住对爱的渴望,对依恋关系的渴望,佯装冷漠,实际内心早已溃败不堪。

成年后,他们自卑、内向、孤僻。容易焦虑,这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他们关闭自己的心门,别人进不来,自己出不去,让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反之,那些所有情感都得到了温柔回应的孩子,他们内心更加自信、温暖、性格外向,做什么事情都有底气。

写在最后:

亲爱的妈妈们,不论你的工作有多忙,身体有多累,如果你有一个粘人的孩子,千万不要觉得烦。

因为你的每一次温柔的回应,都是对他正向性格的塑造,都在培养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

成年后的他,将会更加坚强、独立、自信、勇敢。

接住孩子的情绪,倾听他的烦恼,安抚他的内心,张开双臂,主动去保一抱他,告诉他,有妈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育儿   差距   很大   重视   妈妈   孩子   父母   情绪   心门   内心   安全感   情感   自信   冷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