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咏梅“双黄蛋”封后!章子怡新片不及格,给国际影后敲响警钟

昨晚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颁奖礼,炸出了一个罕见场面:年度女演员的奖杯,同时颁给了宋佳和咏梅。两位“妈妈级”演员携手登台,台下掌声雷得震天响,那动静里,有祝福,有佩服,更有一种迟来的敬意——这荣誉,她俩拿得真不容易!


宋佳前脚刚凭《山花烂漫时》里的张桂梅老师捧回白玉兰,后脚又靠《好东西》里的单亲妈妈王铁梅再下一城。领奖台上,她光芒四射,印证了自己那句“最好的时候还没到呢”,底气十足。为了演活张桂梅,宋佳提前几个月就扎进原型的生活里,学她的样子说话、走路、工作,大太阳底下晒几个小时只为一条镜头也不吭声,硬是让张桂梅本人都感叹“演活了”。这份投入,让角色走进了无数人心里,年轻人甚至二刷三刷。



《好东西》里的王铁梅更戳心。一个被生活压弯了腰的单亲妈,每天陀螺似的转,躲楼梯间啃冷包子充饥是常态。宋佳演出了那份刻进骨子里的硬气,也演透了被压垮时突如其来的崩溃。那份真实,让多少同样挣扎的妈妈感同身受?这奖杯,沉甸甸,实至名归。


咏梅那边,同样精彩。看到“双黄蛋”结果,网上免不了嘀咕“是不是资本操作”?结果导演协会直接摊牌了:“选不出来!”这坦荡,堵了质疑的嘴,更彰显了奖项的份量。咏梅在《出走的决心》里演的李红,一个决定逃离糟心婚姻的中年女人,没有哭天抢地,反而平静得吓人。煮最后一顿饺子,收拾行李,动作行云流水,甚至嘴角还挂着一丝若有似无的、难以言说的上扬。那平静底下是二十多年积压的委屈和绝望,但竟也透着一丝解脱的微光。就凭这一场戏的细节把控,咏梅的演技就立住了,拿奖毫无争议。



宋佳和咏梅的成功,明明白白写在她们的戏里。靠什么?靠的是把剧本嚼碎了咽下去,靠的是对角色往骨头缝里钻的琢磨,靠的是比别人多流十倍的汗。她们站在那,本身就是对“演员”二字最好的诠释——功夫下在角色里,观众自然买账。


可就在这二位用实力赢得满堂彩的时候,观众脑子里却不由自主蹦出另一部片子:章子怡的《酱园弄》。这片子阵仗多大?国际影后章子怡坐镇,从戛纳红毯就开始造势,国内上映前更是铺天盖地宣传,吊足了胃口。大家盼着看大咖飙戏,盼着看震撼故事,结果呢?一盆冷水浇下来——豆瓣评分不及格,惨淡收场。



问题出在哪?观众看完都懵了。片子塞满了爆点:家国情怀、女性困境、悬疑复仇… 可就像一锅乱炖的大杂烩,什么都想讲,结果什么都没讲透。观众情绪刚被一个点勾起来,立刻又被另一个点岔开,最后只剩下破碎感和茫然。


更可惜的是那些大牌明星,戏份零碎得像走过场。刚对某个角色提起兴趣,下一秒就“杀青”了。角色成了堆砌话题的标签,活生生的人味儿没了。片子画面看着是挺“高级”,挺“国际范儿”,可内核呢?那份能真正戳中人心的东西,丢了。说到底,《酱园弄》输在了“本末倒置”。宣传造势玩得风生水起,流量噱头一个不少,偏偏最该下苦功夫的剧本打磨和角色塑造,成了短板。观众满怀期待走进影院,看到的却是虚有其表的空架子,失望透顶。


宋佳和咏梅的“双黄蛋”奖杯,和章子怡《酱园弄》的滑铁卢,摆在一起看,简直像一堂活生生的表演课和行业警示录。它响亮地提醒所有人,尤其是章子怡这样站在高处的影后:演员的根,得扎在角色里。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是捂不热的吗?当然不是。他们渴望的是真诚,是像宋佳那样啃包子的真实,是咏梅那煮饺子时嘴角微颤的复杂。是用心打磨的故事,是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感同身受的灵魂。


这年头,流量满天飞,热搜天天换,观众每天被各种信息轰炸。越是这种时候,那些真正沉下心来,把心血浇灌在角色和作品本身的“笨功夫”,才显得弥足珍贵。宋佳和咏梅的路,证明了这条路走得通,走得稳,也走得远。而《酱园弄》的教训同样深刻:再大的咖位,再猛的宣传,也撑不起一部空心作品。好演员,终究要靠角色说话,而不是被话题淹没。这份来自领奖台的“提醒”,但愿能被真正听进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娱乐   双黄   章子   影后   警钟   新片   国际   宋佳   角色   酱园   观众   奖杯   演员   片子   感同身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