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埃及警方抓了四个人,其中一个还是开罗埃及博物馆的修复专家。
这人干了件离谱事——监守自盗,把馆里一枚有3000年历史的法老黄金手镯偷了,最后这镯子才卖了不到4000美元,还被人跟其他废黄金一起熔了。
说实话,听到这消息我都懵了,3000年的宝贝,就这么成了一滩金水,太可惜了。
这镯子可不是普通玩意儿,能追溯到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就是法老阿蒙内姆普当政那时候,大概公元前1070到945年。
上面还镶着青金石珠饰,按埃及学家的说法,古埃及人眼里黄金是“神明的血肉”,青金石更金贵,得从现在的阿富汗运过去,象征“神明的发丝”。
而且这镯子是从尼罗河三角洲东部的塔尼斯地区挖出来的,就是普苏森尼斯一世的陵墓,1939年法国考古学家皮埃尔·蒙泰斯发掘的时候,这镯子因为工艺特殊,一直是重点研究的物件。
本来它几周后要去意大利参加“法老的宝藏”展览,结果展览前盘点,发现从博物馆保护实验室的金属保险柜里没了。
按警方调查的说法,是这个修复专家趁9月9日值班的时候偷的。
一个修复专家,天天跟文物打交道,咋能下得去手?而且保险柜的密码、监控盲区他肯定门清,不然也没法悄摸把东西带出去。
更让人纳闷的是,为啥非要等展览前盘点才发现丢了?日常就不检查吗?怕不是实验室的巡检机制跟摆样子似的,这才给了人家可乘之机。
讲完镯子咋丢的,更让人揪心的是它最后咋没的。
这个修复专家没敢自己卖,找了个开罗市中心的银商帮忙,以18万埃及镑,差不多3735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黄金经销商。
然后这经销商又加价,以19.4万埃及镑,约4025美元,转手卖给了一家黄金铸造厂的工人。
最后,这枚3000年的法老手镯,就跟其他废旧黄金混在一起,被熔成了一堆没用的金属,彻底从历史里消失了。
老实讲,我查了下当时的国际金价,差不多50美元一克。
就算这镯子不算青金石,光纯金重量估计也得有100克,纯金价值都能到5000多美元。
结果倒手两次,才卖了4000出头,这些人眼里哪有什么文物价值,只认黄金的重量,简直是暴殄天物。
而且黄金铸造厂也敢收?就不怕来源有问题吗?我猜他们可能经常干这种“洗白”赃物的事,不然也不会这么痛快就收了。
警方还公布了监控录像,画面里能看到镯子在店铺里被换成现金,买家还把镯子掰成了两段。
但模糊的画面里,镯子上本来该有的青金石珠饰没了。
本来想是不是被单独拆下来卖了,毕竟青金石也值点钱,但现在也没查到珠饰的下落,搞不清到底是丢了还是被谁藏起来了。
不过好在所有涉案的人都被抓了,也都认了罪,算是稍微有点安慰。
其实这不是埃及第一次出文物被盗的事了,早在上世纪70年代,1977年的时候,梵高的名画《罂粟花》就从开罗博物馆丢过,十年后找回来了,结果2010年又丢了,到现在都没影。
2011年埃及革命那阵更乱,好多博物馆和考古遗址被抢,几千件文物流到了全球私人收藏市场。
就在上个月,还有个埃及人因为走私近600件被盗文物,在美国被判刑了。
更巧的是,这次盗窃案发生在解放广场的埃及博物馆,而埃及新的大博物馆,就在吉萨金字塔旁边那个,预定11月1日开馆,也就差几周时间。
这个新博物馆可不一般,2002年就开始建,花了差不多10亿美元,里面要放10万件文物,连图坦卡蒙陵墓出土的千余件文物都要搬进去,还说装了最先进的安保系统,24小时智能监控、红外报警、文物定位芯片啥的,听着特别厉害。
可现在旧馆出了这么大的事,新馆开馆肯定得受影响。
如此看来,新馆要是不把内部人员的监管弄好,再先进的设备也白搭。
毕竟这次是内部人员作案,要是新馆里的人也有这种心思,再严的安保也防不住。
而且埃及法律明明规定,盗窃古物意图走私的人要判终身监禁,还要罚巨额罚款,可为啥还总有人敢冒这个险?我觉得可能是执行的时候有漏洞,比如证据难收集,或者跨国有组织的走私不好打击,才让这些人有恃无恐。
毫无疑问,这枚法老手镯的消失,不只是一件文物没了那么简单。
它更像一个警钟,暴露了埃及文物保护体系的漏洞——内部人员监管不足、日常安保松散、对文物犯罪的打击力度也不够。
埃及大博物馆快开馆了,希望这次事件能让他们重视起来,把安保措施再完善完善,别再让类似的悲剧发生。
毕竟这些古埃及文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总不能让它们再被当成废金熔了,或者被偷偷运到别的地方,最后连影子都找不到吧?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