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热评丨药膳月饼走红:养生噱头还是消费升级?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从中药老字号到医院食堂,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火了。这场“月饼+本草”的跨界狂欢,将传统药膳文化与中秋美食结合,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的意义,成为当下消费趋势与文化认同的鲜活载体,也成为国潮养生的生动注脚。

从茯苓饼到枸杞茶,以食材调养身心的理念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中秋临近,多地中医院纷纷推出特色药膳月饼:浙江省中医院推出“五行月饼”,按中医五行理论配伍,水行款益肾填精,金行款养心安神;扬州市中医院推出12款产品,由资深中医把关配方,实现美味与食养融合。这些月饼多采用低油、低糖工艺,既延续传统,又注入健康新意。

药膳月饼的走红绝非偶然,而是精准踩中了当代人的需求痛点。“养生” 只是表层诱因,背后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迭代升级。如今的消费者,尤其是Z 世代,不再满足于 “吃饱”“吃好”,更追求 “吃得健康”“吃得有内涵”,把“养生”刻进了DNA,从“保温杯泡枸杞”升级到 “吃月饼补气血”,健康焦虑催生了新的消费选择。药膳月饼恰好契合了这一需求:它既有月饼承载的团圆文化,又有药膳赋予的健康属性,还自带国潮标签,完美踩中了年轻人对 “文化认同感”“健康安全感”“社交话题性” 的三重追求。就像某社交平台上,网友晒出的 “中药房联名款月饼”,配文 “吃的不是月饼,是老祖宗的智慧”,点赞量轻松破万。这种消费行为,本质上是年轻人用实际行动为传统文化“投票”。

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药膳月饼的创新不能脱离“药食同源”的本质。中医讲究 “辨证施治”,药膳也需根据个人体质搭配。真正的药食同源,从来不是简单的食材堆砌。浙江省中医院的“五行药膳月饼”,共有青赤黄白黑五种款式,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和肝心脾肺肾,大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号入座”。这种“辨证施食”的思路才是正道。反观有些产品,把“药食同源”当营销噱头,既无专业配方支撑,也不标注体质禁忌,本质还是借养生之名卖高价月饼。

其实,药膳月饼的出现,本身是传统文化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它让年轻人重新关注药膳文化,也为月饼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但要想走得长远,还需多方发力:商家要摒弃“噱头营销”,回归产品本质,用专业和品质赢得消费者;监管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消费者更该保持理性,既不必因“养生”标签盲目追捧,也无需因“噱头”质疑全盘否定。

中秋的意义,在于团圆与传承。药膳月饼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结合的产物,若能在创新中坚守本质,在发展中规范前行,定能成为中秋文化里一道持久的风景线。毕竟,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花哨的营销,而是产品本身承载的文化温度与实用价值。(文/丽霞)

闪电评论,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美食   药膳   噱头   月饼   闪电   中医院   文化   行款   中秋   健康   本质   茯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