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与五十之间,横亘着一条看不见的河。人至此岸,回首望去,彼岸的峰峦早已模糊,而前方的水流却愈发湍急。所谓人生,不过是从一个渡口到另一个渡口的摆渡,而摆渡人正是自己。
曾经,我们追逐功名、利禄、情爱,以为那便是人生的全部意义。及至中年,方知这些不过是浮在水面的油花,看似绚烂,实则轻浮。生活的底色,终究是白米饭的素净、清茶的平淡、旧书桌的沉默。峰回路转处,往往不是柳暗花明,而是另一段崎岖山路;聚散离合时,常常不见肝肠寸断,只有一声轻叹随风飘散。
平凡不是平庸。平庸者安于现状,甘为虫豸;平凡者却能在尘埃中开出花来。他们的生命没有惊涛骇浪,却有细水长流的坚韧,他们的坚守,是对这个浮躁时代最温柔的抵抗。
热爱是平凡生活的盐。没有它,日子便淡而无味。这热爱不必轰轰烈烈,可以是对花草的照料、对诗句的吟诵、对黄昏光线的凝视。中年人的热爱,褪去了年轻时的狂热,多了沉着与持久。它不再是燎原之火,而是壁炉里的炭火,持续散发着温度,温暖自己,也温暖偶然经过的旅人。
人生过半,愈发觉得时间是种奇怪的物质。年轻时总觉得它廉价,可肆意挥霍;中年后才发现它贵重,必须精打细算。曾经以为重要的社交应酬,如今看来不过是时间的浪费;而独处的时光,阅读、思考、发呆,反倒成了最奢侈的享受。时间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取得成功,而是如何面对失败;不是如何获得更多,而是如何放弃不必要的负重。
在这个鼓吹成功学的时代,平凡似乎成了一种原罪。人们争先恐后地展示不平凡,却不知真正的不平凡,恰恰在于甘于平凡。能安于平凡的人,往往有着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不需要外界的认可来证明价值,因为早已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找到了归宿。
五十岁后的人生,该像秋天的树,褪去繁花与茂叶,只剩枝干的线条,简洁而有力。此时的坚守,不再为证明什么,只因那本就是生命的姿态;此时的热爱,不再期待回报,只因它已成为呼吸般自然的存在。
生活的最高礼赞,或许是在认清它的平凡本质后,依然深情拥抱。如同老农对待耕种一辈子的土地,明知它不会变作金矿,仍日复一日弯腰劳作,因为懂得真正的黄金藏在平凡泥土之中。
中年之后终于明白:人生没有那么多高潮迭起,只有日复一日的平常。在平常中活出不平常,才是最高智慧。能将平凡日子过出滋味的人,是真正的生活艺术家。
平凡不是生命的减损,而是沉淀;不是热情的消退,而是升华。当在平凡中找到坚守的理由和热爱的对象,我们便完成了对生命最庄严的礼赞。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