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又有一个“刺客”登场了。没错,这次中招的是遍地都是的理发店。曾经被视为刚需行业、赚钱稳稳当当的“洗剪吹”们,如今一边苦苦挣扎,一边成了年轻人口中的新晋“消费刺客”。影院刺客、雪糕刺客、防晒衣刺客……理发店毫无悬念地登上了“被嫌弃榜单”的C位。只不过,这一回,大家是真的不再忍了。
最近几个月,关于“理发店倒闭”的话题突然在社交平台刷屏。一位网友感叹,家门口那家开了十几年的理发店终于撑不下去关门了,评论区里共鸣一片。有趣的是,不止一两个城市有类似现象,地铁口、商业街、甚至小区门口的理发店,一个接一个拉下卷帘门,挂出“旺铺转让”小广告。
如果说以前商场最常见的“地推名片”是“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现在已经变成了“30块洗剪吹了解一下”。**根据行业报告数据,2022-2024年上半年,全国美发行业新增注销、吊销企业超18万家。**剩下的门店,也是生意惨淡,各种创新招数轮番上阵,甚至还有“请美女跳舞吸引人气”的操作。曾经的“黄金生意”,现在变成了“高危创业”。
有人还记得吗?十几年前,理发店还是“暴利神话”的代名词。普通小店靠着储值卡风口,身价倍增。办卡一次掏个几百块,享受VIP服务、低价烫染,听起来就很诱人。只要办得出卡,理发店一天流水就能轻松破万,远远超过传统靠手艺赚钱的时代。
市场有多火爆?**2020年全国理发店一年新增近20万家,到2021年总数飙升至114.4万家。**各种“xx剪艺”“xx造型”牌子在大街小巷疯狂冒头。不光商场、写字楼、社区扎堆,连高铁、地铁、机场犄角旮旯都不放过。
不仅规模做大,调性也卷起来了。普通剪、精剪、总监剪、店长剪,价差一百多块不是梦。一线城市高端理发,客单价轻松上千元。门店装修精致,店员“头衔”花里胡哨,体验感直接拉满——“不说英文都不好意思剪头”。
可时代变了,风向说变就变。**短短两年,全国倒闭18万家。**行业龙头也开始“旺铺转让”。2022年,郑州多家“上海银色·美之家”分店陆续停业。2023年,永琪美容美发、东田造型等知名品牌也陷入转型困境,甚至连破产清算都不稀奇。
社交媒体上常见的段子——“理发店终于撑不下去了”、“老板一整天只剪一个头发气得砸了自家店”、“倒闭现场直播甩卖美发用品”——都成了真实的行业缩影。
很多人都以为,理发店是刚需,撑死了卷价格、卷服务,不至于集体熄火。但真正让这个行业熄火的,其实是行业自己埋下的两颗“雷”。
谁进过现在的理发店没被“套路”过?一进门先问有没有预约,再问找哪个老师,还要和同事对讲机沟通,流程跟米其林餐厅一样“讲究”,让顾客一头雾水。
最烦的还不是流程,而是各种软硬兼施的推销。理发过程中,Tony老师自来熟,从发质吐槽到办卡话术,全套“攻击”,不办卡就感觉亏大了。剪头成了心理战,“没人能笑着走出理发店”不是玩笑话。
就算顶住推销攻势,也难免遭遇“价格刺客”。明明只是个普通剪发,结账时却突然冒出一堆加项,价格直接翻倍。今年3月,云南昆明就爆出“天价烫染”事件:顾客选了1480元的套餐,付款时却被收了7680元,项目做完只能先付后投诉。
会员卡、储值卡,是美发行业的“黑历史”。办卡容易退费难,充值有坑、服务缩水、退款拖延成了常态。中消协的报告显示,**美容美发领域违规办卡、退费难占会员制行业投诉总数的26.5%,仅次于体育健身。**很多人被“套路”一次后,直接对理发店彻底失望,从此“谈卡色变”。
办卡加推销,双重折磨。理发店不再以服务和手艺为核心,而是变成了一个推销场。员工KPI和销售绑定,反倒让最该花心思的技术和体验彻底沦为配角。
这个行业的倒闭潮,其实是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消费者不是没有理发需求,只是厌倦了“套路刺客”。
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快剪门店数量同比增长200%。**快剪的爆红,绝不是偶然。**不推销、不办卡、不洗头,剪发只要10元-30元,十分钟搞定,主打一个“简单粗暴,明码标价”。
部分快剪店日接待100-200人,甚至出现排队等号的盛况。**顾客喜欢的不是便宜,而是简单、透明、无套路。**宁可排队,也不想被忽悠。
有人不愿进店,干脆自己动手。2024年,淘宝等平台理发工具销量同比增长133%。“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成了新潮流。疫情时代的封控习惯、居家办公文化,进一步推动了这股“自理”浪潮。
倒闭潮来了,还能不能救?答案是:有,但必须“洗心革面”。
被年轻人疯狂点赞的“晓华理发店”模式火出圈。湖南怀化的晓华理发店凭“听得懂人话”+透明价格走红。**男士30元、女士45元,绝不加项、不套路,什么需求就做什么服务。**这种“良心店”,一夜之间收获全国无数自来水安利,客户回头率超高。
北京、深圳、杭州也开始有类似模式的理发店出现。倾听用户需求、专注服务体验,而不是只盯着推销和办卡,才是行业的根本出路。
有的理发店转型高端,专走技术极客路线。比如**上海、广州一些“预约制”网红店,客单价几百元,但照样爆满。**原因很简单:专业染发师、进口材料、中医养护,真正提供独特的技术壁垒和可感知的效果。顾客为技术买单,不为噱头买单。
甚至有的门店跨界做生态联动,比如社区义剪、叠加美容养发、老年人增值服务。日本部分理发店还会提供血压监测、代买药、社区健康等服务,抓住老龄化趋势,扩展稳定客源。
聪明的门店在“卷服务”。有的做会员专属体验区、亲子理发互动、定制化造型。有人打出“95后、00后专属潮流发型师”,更贴合年轻人审美。还有些品牌推出“移动理发车”,开进小区、写字楼,上门服务省时省力。
不变的是,无论什么创新,只要不是套路,只要足够“用心”,就有可能赢回市场。
广州某老牌理发店,老板王哥回忆,2023年初疫情放开后,生意一天比一天差。推销和办卡越来越难做,顾客变得极度敏感。后来他果断取消所有办卡业务,只保留基础洗剪服务,价格降到合理区间。不到半年,老顾客陆续回流,新顾客靠口碑推荐,门店终于重新热闹起来。
重庆一对90后夫妻,原本打算创业开美发沙龙,考察后决定转做快剪。10元剪发、绝不推销,主打小区居民,三个月回本,半年扩店。周末时,甚至有外卖小哥、写字楼白领专门来排队。“其实大家要的就是省事省心,我们不赚快钱,只赚长久。”
理发行业的未来,只会更卷。一边是高端定制、极致体验的技术派理发店,愿意为专业和创新买单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另一边是低价快剪、透明服务的刚需市场,服务效率和性价比才是胜负手。
中间地带的混日子、糊弄顾客、靠办卡“割韭菜”的门店,注定沦为倒闭名单上的数字。
中国服务业进入新阶段,理发行业不过是一个缩影。谁能够真正洞察需求、用心服务,谁就有机会在下一个消费浪潮中活下来。
**理发店行业的倒闭潮,是一次集体“反套路运动”。**年轻人已经用钱包和脚步做出了选择:不透明、不用心、只想着套路的服务,再也没人愿意为其买单。
但危机就是转机,谁能“洗心革面”,谁就能成为新一代行业王者。无论你是高端技术流,还是朴素快剪派,只要专注本质、认真服务、真诚待人,刚需就永远不会枯竭。
你身边的理发店最近还好吗?你遇到过哪些“套路刺客”或“良心店”?你是更爱快剪,还是只认技术大佬?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理发奇遇故事,一起聊聊2025年最真实的“洗剪吹江湖”!点个赞、转发一下,让更多人看到你的观点,也给正在努力自救的理发师们一点温暖和力量!
更新时间:2025-07-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