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俄乌战局和美国大选周期叠加,吸引了全球聚光灯。美联社7月末一项涵盖30国的民调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美俄关系已跌入40年来最低谷。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报披露,仅7月,俄欧能源贸易规模同比下滑超47%,创下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的单月最大降幅。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特朗普的一纸最后通牒和普京的出人意料的让步方案,为世界局势添加了新的悬念。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重返政坛的呼声中,将俄乌冲突置于个人战略重心。8月8日最后期限前,特朗普团队对外直接放话:若俄乌未达成停火,美国将对俄罗斯启动新一轮高强度制裁。而这次的“杀手锏”,并不局限于以往单一对俄制裁,而是升级为“二级制裁”——直接针对与俄罗斯保持能源贸易的中国、印度、巴西等全球主要新兴经济体,拟对其能源进口加征惩罚性关税。
这一举措无疑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震荡。中国商务部在7月31日发布的声明中明确反对美方任何形式的“长臂管辖”,并强调中俄能源合作属正常商业行为。印度外交部则在8月初表态称,印俄能源往来完全符合国际法且基于本国经济利益。巴西政府也通过媒体放风,称将评估关税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但短期内不会调整对俄原油采购计划。
7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新发布的报告显示,俄乌战争爆发三年来,俄罗斯对西方的外贸依赖度已降至不足15%,但对亚洲和拉美新兴市场的出口却逆势增长。美国的“二级制裁”威胁,瞄准的正是俄罗斯这一“新市场生命线”。
俄乌战争进入第四年,战线胶着。7月底,乌克兰空军对克里米亚俄军基地发动突袭,摧毁5架俄战机一事,成为冲突烈度升级的拐点。国际媒体普遍认为,俄军虽然依靠空袭取得局部优势,但乌军的反击能力也在增强。
就在美方最后通牒期限前夕,俄罗斯高层悄然释放出让步信号。8月6日,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抵达莫斯科,与俄领导人闭门磋商。多家国际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普京向美方提出一份“空中停火”方案:俄罗斯愿短期内暂停对乌本土的无人机和导弹攻击,以示缓和局势。但此举并不等同于全面停战。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早在7月底就公开建议俄方考虑“空中停火”,而普京在当时未予正面回应。如今,这一建议被俄方采纳,外界普遍解读为普京在多重压力下的策略调整。莫斯科政治顾问马尔科夫对塔斯社分析称,这份让步方案更像是“给特朗普的开局礼物”,目的是为美国国内政治和外交博弈提供缓冲空间。
俄乌战争已持续3年半,前线局势依旧拉锯。俄军虽然在东乌部分区域推进,但未能实现战略性突破。乌克兰方面则依托西方援助保持抵抗能力,两国空袭互有损伤,战场消耗巨大。
美国与欧洲对俄的经济制裁已达3万项,导致美俄双边贸易额降至37亿美元以下。但俄罗斯经济未出现预期崩溃,反而在部分领域实现逆势增长。俄方通过加大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合作,成功缓解了制裁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最新预测,2025年俄经济增速有望达到2.1%,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普京的“空中停火”让步方案,被国际观察家普遍认为是基于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度权衡。俄方并未放弃其在乌克兰的全部战略目标。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8月6日重申,任何实质性和谈需以乌东四地与克里米亚归属俄方为前提。
美方新一轮制裁威胁,意在重塑全球能源和贸易格局。美国不仅试图通过打击俄贸易伙伴,间接压缩俄罗斯的经济空间,也在向全球释放“美国优先”信号。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则通过多边合作、区域经贸安排,抵御美方压力。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峰会都在近期加强对跨国能源合作的政策协调。
专家分析,美国的“二级制裁”尽管对部分小国产生震慑效应,但对中印等体量巨大的经济体影响有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外贸总额同比增长4.7%,印度更是实现6.2%的增速,显示出强大抗压能力。
俄乌冲突阴影下,全球能源价格波动加剧。7月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突破每桶90美元,欧洲天然气期货持续高位震荡。IEA预测,若俄乌局势继续胶着,2025年底前全球能源市场或将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俄乌冲突已成为全球多边关系的“放大镜”。特朗普力推的“极限施压”路线,考验着各国的政策韧性和战略智慧。俄罗斯在多轮制裁压力下,展现出强大的经济适应能力,以能源出口为抓手,主动调整贸易结构。中国、印度则以实际行动表明,不会轻易接受外部施压。
欧美内部对制裁政策也存在分歧。欧盟委员会7月底发布的政策评估认为,过度扩大制裁范围,可能反噬欧洲自身经济利益。德国、法国等国多次呼吁通过外交途径缓和俄乌局势,避免全球经济陷入新一轮衰退。
中俄能源合作在全球能源版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半年,中俄双边能源贸易额突破75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自“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扩容以来,天然气年供应量提升到670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中国东部地区的能源需求压力。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所8月初的报告指出,中俄能源互补性强,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有效规避了美元体系下的金融风险。人民币和卢布结算比例持续提高,进一步巩固了双边合作的稳定性。
俄印能源合作同样稳步推进。印度石油部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印度自俄原油进口占比已升至27%。印俄双方正在洽谈更多长期供应协议,为印度经济增长提供能源保障。
美国的“二级制裁”策略,虽然提升了对俄经济的压力,但也带来了“风险外溢”效应。全球供应链因能源贸易受阻而波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能源进口成本上升压力。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警告,若全球能源价格持续高涨,年底前或将有超1亿人口陷入能源贫困。
部分拉美和非洲国家在美方压力下,已开始调整对俄能源采购计划。国际舆论普遍认为,制裁政策的“外溢效应”不可低估,可能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不稳定。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8-06 14:13:美媒爆料:俄考虑向特朗普提议一些方案,可能包括与乌达成空中停火协议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