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们观察了上百个饮品品牌的表现,看到了这些创新趋势…

2025年,在行业趋势加速迭代、消费分级深化、价格战硝烟弥漫、零售承压普遍的大背景下,“增长焦虑”成为当前饮品企业的共同课题。寻求破局之道,路径看似多样:打造爆款大单品、押注性价比或高端化、挖掘情绪价值、开拓下沉市场与海外蓝海、革新渠道、布局上游……关于穿越周期、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答案,众说纷纭。



基于此,我们深入研究了国内上百家不同品类、不同发展阶段的代表性饮品品牌——从农夫山泉、东鹏饮料、元气森林等行业巨头,到柠檬共和国、益正元、清蓝等本土新锐力量,试图解码他们在激烈市场角逐中的核心增长策略。


品饮汇希望,通过持续分享这些品牌在战略定力、前瞻布局、创新机制与实战经验上的宝贵心得,希望能为产业决策者与新锐品牌创始人带来启发,共同探寻协同进化的创新之道。


一、东方树叶:越来越“大”,有望冲击200亿


在寻求破局增长、进击“200亿大单品”的道路上,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凭借其战略定力与精准创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启发性的范例。

作为无糖茶饮领域的绝对领导者(尼尔森数据显示其2025年5月市占率已达74%~75%),东方树叶的增长势头并非单纯依赖频繁的口味推新——事实上,其风味创新保持审慎节奏(如最新口味陈皮白茶时隔两年后才推出),而是将核心突破点放在了包装规格的创新与场景深度适配上,并以此驱动了显著的效率优化与市场渗透。


我们看到,东方树叶在包装上的创新步伐清晰而有力:继2023年首创900ml“大即饮装”引领行业风潮、2024年推出335ml便携“迷你装”之后,2025年初重磅推出的1.5L超大瓶装,迅速成为市场焦点。这一系列动作绝非盲目扩容,而是深刻洞察了消费场景变迁的规律。


当下,消费者生活中的“固定场景”占比显著提升:一方面,居家时间增加强化了“家庭囤货”需求;另一方面,露营、野餐、马拉松等“深度户外场景”的流行,使得大容量、易分享且减少垃圾产生的包装更具实用性。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其在办公场景的突破。社交媒体上可见不少消费者,特别是程序员群体,将1.5L装作为咖啡替代品。零售商超数据显示,大瓶装在办公室场景的复购率高达60%,其“一瓶管一天”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单次消费量,更使其成为一种彰显健康生活方式的“职场社交货币”。

更重要的是,这种“大”的策略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构筑了强大的“成本与效率”护城河,成为抵御成本压力的有力武器。有业内人士透露,1.5L大瓶的包材成本占比显著降至约15%,远低于500ml小瓶的22%,在瓦楞纸等原材料涨价的背景下优势凸显。


从物流效率来看,“1箱12瓶1L装,约等于2箱12瓶500ml的重量,但搬运次数减少了不少。”有物流行业人士认为。这意味着,1L装卸仅需2次(装车+卸车),降低了分拣破损率。而500ml因分箱多,中转搬运次数多,碰撞风险倍增。


在渠道端,大瓶装还能通过“物理性抢占视野”形成货架断层。因此,大包装不仅通过稀释原材料和物流成本压力,让品牌能够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维持甚至优化“性价比”,更从生产端到流通端到终端实现了全链条的效率优化,为企业创造了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可以说,东方树叶大瓶装的走红,在于精准切中了当下多元且日益重要的消费场景痛点,并通过包装规格这一看似基础实则关键的维度创新,驱动了全链路的效能提升。


二、东鹏补水啦:从“功能产品”到“生活方式品牌”的升级


2025年,我们看到大部分电解质水品牌已不再单一强调“专业补给”概念,开始以多规格、多口味、新配方来加速渗透不同场景、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以东鹏饮料旗下电解质饮料补水啦为例,以更简单直给的“补水”需求切入市场,仅用两年半时间便完成从功能产品到生活方式符号的品类进化,而业绩也佐证了其进化的成果——2025年上半年,补水啦营收同比激增214%至14.93亿元,半年销售额追平2024年全年总额,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跃升至13.91%,


据马上赢数据,2025年上半年“补水啦”在运动饮料品类(含电解质水)市场份额同比提升超9个百分点至15.09%,跃居行业第三,且是前五名中增速最快品牌。


首先,补水啦的成功始于对“汗点场景”的深度锁定。不同于传统电解质饮料聚焦专业运动人群,它敏锐捕捉到运动补水与校园场景这两大高频、高流汗量的需求缺口,通过赞助体育赛事、渗透校园渠道,将品牌与“流汗即补水”的日常行为强绑定。


产品设计上,初期便以555mL便携装(4元)和1L家庭装(6元)形成价格碾压优势,显著低于竞品宝矿力水特(50mL/6元)和元气森林外星人(500mL/4元~5元);2025年更推出380mL“小补水”,覆盖会议、聚餐等轻量场景,并针对零食量贩渠道开发900ml大包装。


这种“全规格覆盖”策略,使产品无缝嵌入各类生活场景。同时,东鹏还推出了0糖荔枝、0糖柠檬无糖系列,进一步推动电解质水从“运动刚需”向“日常健康习惯”转化,目前24个活跃SKU成为其场景渗透的坚实底座。


当然,真正让场景战略落地的,是东鹏饮料如毛细血管般密布的终端网络与极致的渠道赋能。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3200余家经销商,覆盖超420万家活跃终端网点,构筑起深入县域乃至乡镇的触达体系。



但渠道数量仅是基础,更关键的是“让渠道有利可图”的共赢机制。东鹏通过高进货折扣、陈列费、冰冻费及扫码红包等组合激励,使终端综合毛利显著高于红牛、乐虎等竞品,极大激发渠道推力。同时,瓶盖“多码合一”技术实时反馈动销与库存,减少经销商压货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东鹏饮料“冰冻化战略”的持续升级赋能了产品动销:2024年投放的30万台冰柜已深入学校、工厂、高速服务区等高潜力网点,2025年计划再增10万-20万台智能冰柜。这些冰柜投放绝非盲目铺货,而是基于精准算法——通过业务员KPI(网点拜访频次、客情维护)、单点产出量筛选优质点位,并采用低能耗智能设备,在校园、工业区试点带摄像头的智慧冰柜验证动销数据。


因此,“补水啦”创新本质是“精准定位+场景渗透+渠道杠杆”的组合胜利。它的成功证明了:在高度同质化的市场中,唯有将产品创新、场景洞察与渠道效率深度融合,才能将趋势红利转化为持续增长动能。


三、柠檬共和国:以价值创新成就“不对称优势”


当传统饮料品牌深陷同质化竞争时,柠檬共和国却用五年时间走出一条“价值破局”之路——至2025年6月底,其云雾气泡果汁系列累计销量突破3125万瓶,相当于每秒就有一瓶被消费者开启。这个新锐品牌的崛起并非依赖流量轰炸,而是以“三高创新”模型在巨头林立的饮品市场撕开裂口:用技术壁垒构建产品高附加值,以场景分化实现精准适配,再通过渠道价值重构赢得终端推力,最终形成品牌-渠道-用户的共生闭环。

柠檬共和国的突围始于对产品力的极致打磨。面对市面上90%柠檬饮料依赖香精勾兑的现状,品牌选择死磕供应链:从建立柠檬榨汁分级标准到参与果农种植培训,实现“一产自摘、二产自榨、三产自销”的全链掌控。


尤其是首创“整果带皮冷榨”工艺更显“匠心”。据品牌负责人告诉品饮汇,柠檬共和国主动将传统40%榨汁率降至25%,规避高温氧化导致的苦涩味,同时保留果皮精油香气,使果汁呈现独特的云雾状果肉纤维。这项技术突破不仅让产品溢价超30%,更开创了“云雾气泡果汁”新品类。


接下来,柠檬共和国将技术壁垒的价值,通过场景分化转化为消费动能。品牌敏锐捕捉到年轻群体的矛盾需求:既要健康(美白、低卡)又要“爽感”(气泡刺激),还需社交价值(拍照分享)。为此确立“NFC柠檬原汁+果肉纤维+绵密气泡”的黄金公式,推出470ml便携装与1.25L家庭装双规格:前者切入办公室、健身房等“悦己场景”,满足个体轻养生需求;后者主攻火锅、露营等聚会场景,将柠檬“解腻”属性社交化。


这种产品与场景的精准适配,让1.25L装增速达93%,复购率达行业均值3倍,18-35岁用户占比超70%。社交媒体上,用户自发创作调酒教程、佐餐测评,瓶内悬浮的云雾果肉成为天然UGC素材,推动产品从功能饮料升维为“情绪载体”。


在渠道端,柠檬共和国更以“价值战”打破传统压货困局。当行业深陷价格厮杀时,品牌终端定价虽为普通柠檬汁2-3倍,却通过保障渠道商更高毛利,让产品成为经销商眼中的“确定性商机”。同时,面对渠道碎片化挑战,品牌构建了“分层运营+数据闭环”体系:先通过小红书、抖音锁定49%女性用户对“清洁标签强风味饮品”的空白需求;再以盒马、朴朴等高势能渠道试跑验证产品力(如云雾系列在盒马首月售60万瓶);最终形成“需求→场景→渠道→迭代”推新正向策略,让新品经消费者分级测试,根据反馈快速优化,提升打造爆品的势能。

如今,这一渠道推新策略已获得验证:2025年7月,柠檬共和国在永辉超市好物节期间销售额120.4万元占品牌整月营收81.7%,库存出清率100%,印证了高渠道价值的爆发力。


纵观其路径,柠檬共和国的核心是以“不对称优势”重构竞争逻辑:当对手追逐轻资产快周转时,它深耕产业链年榨汁超2000吨;当行业内卷营销时,它持续加码研发推出“柠檬+芭乐”等小众风味。对经销商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启示:与其在选品迷局中徘徊,不如跟随真正懂市场、能深耕、会创新的品牌。


四、益正元:打造NFC果汁“质价比”标杆


当NFC果汁行业深陷“高价=高端”的认知陷阱时,益正元以一场席卷渠道的“平价革命”改写了游戏规则——2025年上半年狂销3亿元,半年业绩超越去年全年总额。

益正元的破局始于对健康消费本质的精准拿捏。在消费者对“纯净配方”需求从“0糖0卡”进阶至“无添加原生”的当下,其产品配料表上“只有果汁,别无他物”的极致纯粹,成为击穿市场信任壁垒的利刃。


但真正颠覆行业的,是其将NFC果汁从“轻奢符号”拽入“国民饮品”的平价定位——传统NFC果汁(200ml)动辄10元以上的定价,被益正元以555ml大容量装直接拉至日常消费区间。这种“高纯度+高容量+亲民价”的三角模型,不仅切中当前消费者追求的“质价比”预期,更一举打破“NFC=高价”的固有认知,为品类开辟出真正的增量空间。


而平价战略的底层支撑,是贯穿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率革命。


在原料端,益正元深入枣庄万亩石榴园、赣南脐橙基地等核心产区,通过签订长期直采协议实现“从枝头到产线”的无缝衔接,既保障了水果品质的可控性,又大幅压缩中间流通成本;在包材端,其自主生产的瓶坯、标签与外箱,不仅降低运输污染风险,更将包材成本压缩至行业洼地;生产端则依托母公司养力多扩充的产能,以规模化生产摊薄灭菌、灌装等环节的单位成本。这套“上游锁源头、中游控链条、下游优运营”的垂直整合模式,让低价不再是牺牲利润的无奈选择,而是系统性效率优化的必然结果。


这种效率红利最终转化为渠道端的“高利引力”。传统NFC果汁因高价滞销导致经销商库存积压,而益正元凭借高复购特性与低运营风险,构建起“低价高利”的稀缺生态——终端毛利空间高达30%~50%,远超普通饮料水平。渠道商心态因此从“谨慎试水”转向“争相代理”,诸暨经销商首单即签下10000件的行业现象印证了这一点。

同时,益正元还通过深度绑定品饮汇等垂直媒体精准触达经销商群体,并将资源倾斜至高转化率的终端试饮场景,省下的营销费用悉数反哺渠道利润与产品性价比,形成“低价→高动销→渠道获利→扩大渗透”的加速循环。


益正元的爆发不仅是商业模式的胜利,更揭示了健康饮品市场的深层变革逻辑:当消费者拒绝为虚高品牌溢价买单时,唯有将“真实价值普惠”作为锚点,通过产业链深度整合实现成本重构,才能在渠道权力转移的浪潮中赢得经销商与消费者的双重投票。


五、清蓝:打响从“创新”到“进化”的品类进击战


当健康饮品陷入“低糖即寡淡”的困局时,清蓝以一场“清爽革命”撕开市场裂口。清蓝旗下新品轻椰茶饮系列上市3个月销量破百万箱,终端动销率85%,复购率超40%,多地商超频繁断货……

清蓝的破局始于对健康与风味矛盾的极致调和。面对Z世代既要“纯净配方”又要“感官刺激”的苛求,轻椰茶饮用“0茶粉、0植脂末、0色素、0防腐剂”的四零配方奠定信任基石,更以两大创新颠覆传统:一方面用东南亚直采椰子水替代高热量椰浆基底,保留天然电解质的同时热量锐减;另一方面通过无菌冷灌技术锁住椰水鲜甜与水果风味活性,实现“减配方不减风味”的奇迹。


真正让产品力扩散为动销势能的,是全渠道场景的饱和渗透。我们观察到,清蓝的战场由三个维度交织而成:产品端构建“轻椰生态”,高酸爽的小青柠主攻佐餐解腻、户外运动场景,浓郁高香的百香果切入下午茶社交场景;渠道端实施“闪电突袭”,借校园渠道锁定学生群体高频复购,完成日常场景全覆盖,更以亿级高铁广告在线下形成视觉轰炸;营销端则让产品升维为“社交货币”。在线上捆绑毕业季、暑期档话题,在小红书、抖音发酵“开盖打卡”风潮,线下通过试饮车在高温城市巡回制造即时转化。

河北邯郸经销商收获的业绩印证了这种立体攻势的爆发力:“初期只敢发300箱试水,如今每次补货递增百箱,夏季动销势头仍在攀升。”


这套组合拳的本质,本质是“技术破界×场景织网×情绪共鸣”的三维进化——重构椰基饮品可能性的同时,更将夏日解渴需求升维为对活力生活方式的集体向往。、


本文同步刊发公众号《品饮汇观察》,文中信息来源于各媒体和品牌公开报道,图片均来自网络、官微、电商平台等,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2

标签:美食   饮品   趋势   品牌   场景   渠道   柠檬   共和国   终端   产品   果汁   饮料   精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