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避寒
编辑|避寒
马里这次,真出大事了,中国企业被点名撤离、使馆紧急发声、极端分子疯狂砸厂抓人。
有多少人还没意识到,非洲这片金矿热土,已经变成火药桶,下一步?可能比你想象的还糟。
8月2日一早,一份来自中国驻马里大使馆的通告像刀子一样插进了在马中资企业的心口。不是建议,不是提醒,而是明确要求:采金企业,马上停工,立即撤离。
措辞直接,没有转圜余地,没有说“可以考虑”,没有说“评估风险”,只说一句话——不撤,后果自负。
很多人第一时间不信,以为只是例行安保提示,可真翻开内容,谁还笑得出来?巴马科以外,已经不安全,极端组织不讲任何规则,专挑中国人动手。
刚刚过去的一周,有矿场失联,有车队被劫,还有中国工人被当场带走。这些事,都不是谣言,而是连续出现在新华社、观察者网、每日经济新闻的头条里。
最刺眼的一句是:“强烈建议所有采金人员立即停止一切生产活动,尽快撤离至巴马科或其他安全地区。”
通告落款时间,是头一晚深夜,意味着情况变化突然而紧急,使馆来不及等白天办公,连夜发出警告。
那天上午,马里多个中国矿场微信群彻底炸锅。有人第一时间订票回国,有人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设备也带走。更有老板扔下一句:“跑得了就跑,钱以后再挣。”
这不像以前非洲常见的“政治动荡”,更像是地面失控的治安溃败。使馆很清楚,不下死命令,有人就侥幸。可这次,已经不是能不能挣钱的问题,是能不能活着离开的问题。
这次动手的,不是民兵,也不是地方武装,而是有名有姓的“支持伊斯兰和穆斯林组织”(JNIM)。
你听过这个名号吗?很多人没听过,以为只是“非洲恐怖组织”的一个代称。
可问题是,它不是名头吓人,它是真正控制了大片区域。连马里政府军都不敢硬碰,怎么可能保证中国企业的安全?
7月23日,布古尼地区,一家中国采金点被他们夜袭,设备被烧,人员失踪。几小时后,5名中国工人被确认遭绑架。这些人都是合法注册、正常经营,却被当成了“筹码”。
7月1日,又是一场突袭,这次是卡伊区,一家水泥厂。中印混合团队作业,1名中国人、3名印度人被带走,之后毫无消息。工地被放火,机械设备烧成空架子。
接下来就像连环爆。从5月到8月,几乎每月都有中资项目出事。可怕的是,不再是偶然性,而是连贯性,这意味着,袭击背后可能有计划、有组织、有情报。
这股极端组织,已经不满足抢劫,他们的逻辑更像是“驱逐一切外来者”,用流血来实现控制。那些停在工地边的中国越野车,被一辆辆点燃,被烧的不是车,而是中资项目的运营线。
你敢信吗?一些中资公司收到威胁信,直接写着:“下次我们不会提前通知。”
马里政府呢?坦白讲,他们也管不了。政变之后,军方执政,一边收拢旧政残部,一边要面对数十支割据武装。
他们自顾不暇,更别说替外国人护厂,即便军方愿意出兵,一场突袭才几分钟,等他们到了,只能收尸。
更现实的打击,是马里官方本月突然宣布:暂停所有外国采矿许可证,全面停工到9月30日。
表面说是“整顿矿业秩序”,实际就是怕出事。出了事,政府担不起责任,干脆全让你们停了。
所以才有了那份通告,不再婉转,不再等待,就是一句话:现在撤,还来得及。
有人赌命抢金子,有人还想着挺一挺,可马里这局面,谁能撑得住?
金矿本来是非洲最值钱的资源,马里排全球第六,光采金业就占了国家GDP的近10%。这
也是为什么,这几年中国企业不断进场,从东到西,建矿、修路、请保安、调重机,一整套配齐。
可现在再看,那些扎根多年的投资,正在变成烫手的火种。
南部的西卡索,之前是中资集中的采金区,地方关系还不错。可就7月下旬,当地一名中资项目经理被匿名威胁:“再不走就烧你们的营地。”
没人知道信是谁写的,送信的人是临时雇的本地司机。项目组第一时间报警,可两天后,营地旁边的发电机房真的着了火。
你能说那是巧合吗?没人敢拿命去试。
很多项目已经转为“空矿状态”,设备在,井口在,人没了。有人撤回了巴马科,有人已经安排转道阿比让回国,还有人压根没报备,直接坐小飞机走了。
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一件事,是有家企业直到8月2日通告下发,才正式停工,而在前一天,他们刚刚被人顺走一车柴油和备用发电机,就停在工棚边,还在白天。
这哪里是偷,这是赤裸裸的下马威。
再有就是,那些工人,有些是国内派过去的,也有本地招的,项目组撤走时,他们怎么办?
很多外包保安直接脱岗,留下几台车、一堆钥匙,还有的项目压根没有撤离通道,被围在地头,只能临时搭帐篷等直升机。
等来的是“联合维稳部队”,可问题是,这种维稳部队往往来得慢,走得快,态度模糊。
8月3日,有中国媒体发了一张照片,拍的是布古尼一处矿坑边的防爆装甲车。车上的马里士兵戴着头套,不允许拍脸。
记者问能不能保障中国工人安全,对方摇头说:“我们现在优先看护的是政府设定的矿区,不包含私营企业。”
这就很清楚了。
政府不能保障,军队不愿出手,极端组织正打算把所有外国人赶出去。马里这一仗,谁留下,谁就赌命。
现在你还觉得,撤离是“反应过激”吗?
马里,原本是中资非洲布局的桥头堡,西非通关便利、矿产集中、政局稳定。至少五年前是这样,但今天,它变了,变得让人认不出来。
没有人会为了那点金子,把命搭进去。
8月5日凌晨,有家大型央企下属矿业公司,通过卫星电话联系使馆,请求帮助开通撤离航线。
他们在布古尼,最近几天不断收到匿名电话,说“你们没剩多少时间了”。通话记录已经交给外交部安保司,内容被定为高危级别。
从2010年后,几乎所有中国驻非大使馆都设有专人负责“领保通道”给突发事件准备的。但像马里这样,全行业、集中型撤离的,近十年没见过几次。
有不少人问:现在走了,项目算完了,设备怎么办?以后还来不来?
丁丁的看法很简单:现在不是考虑设备和利润的时候,是考虑人命的时候。
你再怎么硬撑,也留不下一个矿,一个人失踪,一个项目全报废。有人觉得撤了丢人,那你看看人家西方公司,早在6月就撤走了一批人手。法国、加拿大、印度也都悄悄走了好几轮。
撤,不丢人,命在才有下次的生意。
你要是真热爱矿业市场,等风头过了还可以回来,可要是连命都保不住,谁给你谈什么未来?
这一波,是警钟,也是分水岭。
对非洲投资的想法,要变了,不能再靠“政商关系稳”“地头人摆平”“出点保安费就能干下去”这种旧套路。非洲不是中国人包了的地盘,是火药味浓到刺鼻的现实战场。
丁丁建议,有人在马里的亲友、熟人、同事,现在就问问他们撤了没有。别等他们出事了再说“早知道”,这种话,对得起自己,但救不了别人。
参考资料:
中国驻马里共和国大使馆官网《安全提醒:请中国采金企业人员尽快撤离至安全地区》原文(2025年8月2日)
观察者网《中国采金项目遭遇多起袭击,驻马里使馆紧急通告要求立即撤离》(2025年8月3日)
每日经济新闻《马里采金暴乱升级,中资企业陷入“撤或不撤”的生死关口》(2025年8月4日)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