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日”到“科普月”——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即将启动

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当“全国科普日”正式升级为“全国科普月”,9月被法律首次赋予“全民科学时间”。

9月4日,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即将在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盛大启幕。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4年12月修订后,首次以法律形式把每年9月确定为“全国科普月”,标志着成都正式从“一周科普热”迈入“整城科普季”。

“全国科普日”诞生于2003年,20余年来已举办近2万场活动,成为公众与科学“一年一会”的约定。随着科技创新加速迭代、公众科学素养需求升级,单一节点已难以承载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2024年12月,新修订的《科普法》将每年9月法定为“全国科普月”,首次把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时间由“一周”延展为“一个月”,活动由“示范”升格为“全民”。成都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以主场启动仪式为号角,拉开为期一个月的科普盛宴的序幕。

此次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为主题,现场将集中颁发“蓉遇科普”年度榜单,发布“成都科普地图”,授牌“科技小院”和“品牌科技志愿服务队”,并以“科普魔方”旋转启动的方式宣告成都科普进入全域、全民、全时的“3.0时代”。

为了让观众提前“种草”,报告厅外走廊将设置“迷你科普集市”。各展位将品字排开,像打开科普奥秘的抽屉:乡村气象小院把传感器藏进稻穗,万木留香家具博物馆把榫卯拆成积木,生命奥秘博物馆用透明标本讲“身体里的立交桥”,影目科技将带来“甲亢哥”来中国使用的同款翻译眼镜,维塔士将用一副AR眼镜把千年文殊院装进我们的视野,人形机器人、航空消防救援直升机模型、急救互动教具、巡检机器狗、学生自制的“空天走廊”……每个展位五分钟的驻足,就能拼出成都科普的最新拼图。现场观众可进行“科普打卡”,领取小礼物。

据悉这次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还将陆续解锁2025年成都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决赛、“科学大师宣传工程”推广剧目来蓉演出、科普报告、科普阵地、千万IP短视频征集、科学文化进基层等300余场活动。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用一个月的时间,让‘科普’从名词变成动词,让‘科学’从殿堂走向街巷,最终形成人人学科学、人人爱科学、人人用科学的氛围。”

9月4日启动仪式后,“1+N”科普嘉年华将在全市23个区(市、县)同步上演。

此次2025年成都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中共成都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学科术局、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交通运输局、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应急管理局、成都市总工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都市委员会、成都市妇女联合会、成都市工商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主办,青羊区人民政府承办,旨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密切协同,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从“一日”到“一月”,改变的不仅是时间刻度,更是城市气质。成都把科普写进烟火日常:社区里的流动科技馆、商圈中的科普市集、田埂上的科技小院、云端里的科普直播,让科学成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活方式。

九月,在成都,让科普的好奇心成为最亮的城市之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科技   年成   全国   都市   成都市   成都   科学   全民   主场   小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