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健康与美的道路上,减肥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在2025年,“体重管理年”计划一经推出,迅速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控重热潮。
社交媒体上,减肥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抖音平台上,体重管理年话题播放量突破23亿次,减肥成功类话题频繁霸榜热搜。
在这股浪潮中,一款名为WonderLab“早B晚S”的益生菌组合异军突起,成为了减肥圈的网红产品。
然而,它真的如宣传那般神奇,是减肥的神器吗?
WonderLab的“早B晚S”益生菌组合,在减肥市场激起千层浪。
其宣称“早控食欲、晚燃脂肪”的神奇功效,成功吸引了无数渴望轻松减肥人士的目光。
一时间,这款产品火爆异常,单月销量高达12万组,累计销量更是突破6亿瓶,抖音话题播放量轻松破23亿次。
在营销策略上,WonderLab堪称高手。
先是邀请体育明星邓亚萍代言,将其冠军精神与产品的“冠菌”概念巧妙绑定,通过拍摄纪录片《冠菌有迹可循》,获得了高达1.2亿的曝光量。
信息来源:万益蓝WonderLab益生菌博物馆入驻南京,携手邓亚萍共寻肠道奥秘2024-09-27 扬子晚报
接着,精心布局三级传播体系:顶层有杨天真、倪虹洁等女星亲身展示身材逆袭的成果,用自身经历为产品背书。
中层安排香港大学营养学博士等专业人士解读“菌群代谢理论”,披上一层科学的外衣,增加产品可信度。
底层则发动1万多名素人博主在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吃菌打卡日记,营造出一种全民都在使用且效果显著的氛围。
不仅如此,WonderLab还精心设计场景化话术,早餐前吃白芸豆片拦截碳水,火锅后喝蓝瓶放纵不罪恶,睡前服绿瓶边睡边瘦。
精准击中了都市女性想瘦又懒动、有消费能力却缺乏自律的痛点。
在宣传中,WonderLab声称产品每瓶含有400亿CFU活菌以及“复合三联菌株”,包装上满是英文菌种代号,看起来科技感与专业性十足。
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其功效时,却发现其中存在诸多疑点。
核心菌株B420仅有一项针对225人的临床试验,宣称能让腰围减少2.6cm,样本数量较少,结论的普适性存疑。
而绿瓶S100所宣称的代谢提升功能,更是仅靠动物实验来支撑,缺乏人体实验的有力验证。
实际上,在学界,益生菌与减肥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巨大争议。
2024年《ObesReviews》期刊的分析指出,在体重管理试验中,安慰剂组的减重效果甚至优于益生菌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报告也显示,益生菌对特定人群(如IBS患者)的肠道调节或许有微弱作用,但直接减脂的证据严重不足。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关于WonderLab“早B晚S”益生菌组合的用户体验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
部分用户分享了积极的使用感受。
有用户觉得:坚持吃绿瓶,熬夜后脸不肿了,但仔细查看其分享内容,会发现她在服用益生菌的同时,也戒掉了奶茶。
也有用户分享:蓝瓶治好了我的便秘,可在评论区进一步追问后得知,他每天坚持跑步5公里。
这些看似因服用益生菌而产生的效果,很难说清究竟是益生菌的作用,还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
更多的用户在坚持使用三个月后选择了放弃。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早B晚S”组合的尝鲜期集中在1-5个月,之后复购率从80%大幅暴跌至30%。
知乎上,有高赞回答一针见血地指出:吃菌三个月,体重没变,但每天打卡让我自觉少吃外卖,到底是菌有用,还是心理暗示有用?
消费者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一场精心设计的营销陷阱,购买的或许只是一种变瘦的幻觉。
事实上,益生菌市场的火爆催生了一系列灰色产业链。
在1688等批发平台上,代工厂提供的贴牌定制服务乱象丛生。
一盒20袋的益生菌冻干粉成本仅10元,经过贴牌后,售价却高达百元。
信息来源:5天瘦7斤、7天瘦10斤……揭开“减肥神药”真面目光明网2025-02-18
部分不良商家甚至偷换概念,将普通乳酸菌标注为“专利益生菌”,出厂活菌数虚标至千亿级,但实际在货架期的存活率不足1%。
中国营养学会的调研也揭示了消费者在益生菌认知上的巨大鸿沟。
仅16%的消费者能识别嗜酸乳杆菌等常见菌种,34%的消费者误认为“乳酸菌=益生菌”,超80%的消费者对活菌存活率一无所知。
WonderLab的财报揭示了其商业模式的本质:2023年,该品牌营销费用占营收比高达47%,而研发投入仅为5.3%。
其创始人团队出身宝洁营销系,此前操盘的代餐奶昔项目同样经历了高开低走的命运,2020年月销从4000万峰值跌至300万,最终被如今的益生菌项目取代。
信息来源:打文字“擦边”球?WonderLab万益蓝陷入虚假宣传争议界面财经号2023年12月13日
消费者复购率的崩塌无情地印证了产品的真实效果:当最初的仪式感和新鲜感褪去,体重秤上的数字却没有如期望般下降时,这场用金钱堆砌起来的自律幻觉也就此破灭。
在减肥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益生菌或许在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但将其视为减肥的“神器”显然不切实际。
健康的减肥方式,永远离不开合理的饮食控制与规律的运动锻炼。
在选择减肥产品时,消费者应保持理性和谨慎,不要被夸大的宣传所迷惑,要学会查看产品成分、研究相关科学依据,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减肥产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减肥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毅力的持久战,唯有脚踏实地,遵循科学的方法,才能收获健康与美丽。
信息来源:益生菌争议:“情绪改善” 与 “体感误区”,万益蓝如何找到平衡点2025/07/23 信阳新闻网
希望大家在追求苗条身材的过程中,不要被那些看似诱人的“减肥神器”迷失了方向,而是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健康之路。
更新时间:2025-07-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