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近三年“过节费”,税务部门称退有时间限制

(图源:广州农商行视频号)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卢岳)近日,一则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近三年“过节费”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

据了解,该新规涉及全体员工,只是口头通知,并未下发正式文件,每人需退回的过节费近1.4万元,“首付2500元,剩余在工资里扣”。对此,广州农商行给出的解释是,为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

作为全国第三大农商行,广州农商行2025年上半年末资产规模超1.4万亿元,同期业绩有所好转。近期,广州农商行正在转让债权资产,继前两个百亿级资产包成功出手后,该行近日又拟挂牌转让一批债权资产,若交易顺利,累计“回血”将超300亿元。


要求员工退回近三年“过节费”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吐槽,广东某商业银行“要求所有员工将22年后的所有过节费退回去,不敢发正式文件,通知都是由各行长一层一层口头传达通知。总共退回去1.3w+,第一期先退2500,后面的从往后的工资里扣。”该网友补充称,“听说离职的员工也收到了电话。”

综合多方信息,这家银行正是广州农商行。据网友反映,广州农商行要求员工退回近三年过节费的理由是“历史福利发放不合规”,每位员工需退回的过节费总计13900元,若未及时退回,则会被电话或微信一直催。

(图源:某社交平台)

对此,一位疑似广州农商行内部人士的网友在相关贴文下留言称,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无制度规定或临时动议,属于乱发钱;二是制度未经民主审议,发钱不合规;三是非工资性科目列支。还有评论称,“是上级审计要求退的”。

据第一财经向广州农商行求证,该行回应称:“一方面,这是我行进一步规范津贴福利发放,确保符合相关制度和规定;另一方面,我行也向全行员工说明了相关情况,绝大部分员工予以理解和支持。”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过节费属于工资、薪金所得范畴,需按当月工资、薪金合并所得纳税。

对于错发过节费已缴纳的税款是否可以退回,记者致电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热线获悉,首先要向税务主管中心咨询能否更正之前的报表,即便可以,也有时间限制,三年之内的才能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退过节费问题,还有网友发贴或在相关贴文下留言反映广州农商行其它方面的情况,包括“一声不吭几次降工资”“逼员工自费贷款”“要员工签退股申请”等等。

上述网友反映是否属实?是否已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并启动退税程序?如果无法退税,是否将补偿员工的损失?若不打算承担这部分税负,其法律或制度依据是什么?本报记者就此向广州农商行发去采访提纲,截止发稿未获回应。

根据公开资料,广州农商行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社,2009年12月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2017年6月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广东省第一家上市的地方性银行机构。

近年来,广州农商行业绩连年下行。据历年财报披露:2022年至2024年,该行营业收入分别约225.45亿元、181.54亿元、158.3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约34.92亿元、26.34亿元、20.8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广州农商行业绩好转,实现营业收入约80.37亿元,由上年同期的下降21.86%,转为同比增长9.41%;归母净利润约13.74亿元,同比下滑6.83%,降幅较上年同期的29.86%大幅收窄。

(图源:Choice数据)


近期,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2025年度“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基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资本计量的相关要求,该名单按照核心一级资本净额对商业银行进行排序,并对各家银行的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及资产质量进行综合展示。广州农商行榜上有名,排在榜单第29位,比2024年度上升一位。


三次资产转让预计“回血”超300亿


近日,广州农商行拟公开挂牌转让一批债权资产。公告称,本次出售资产为该行依法享有的债权资产,即持有的信贷资产(贷款)。截至2025年6月末,出售资产债权金额合计约为189.28亿元。

广州农商行表示,出售资产账面本金金额约为149.78亿元,考虑表内应收利息和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后合计抵减28.46亿元,出售资产未经审计账面价值约为121.32亿元。

(图源:广州农商行公告)

从出售资产的行业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排在前三,涉及本金余额分别约58.08亿元、30.64亿元、24.37亿元,占比分别为38.78%、20.46%、16.27%

据广州农商行预计,本次交易应收取初步最低代价约122亿元,较出售资产账面价值轻微溢价0.68亿元。实际金额将于该行相应会计期间业绩公告的财务报表中反映。

募集资金“拟用于本行之一般性运营资金。出售资产转让后将有效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计提额、提升效益水平。本行将会根据实际业务需要使用所得资金。”广州农商行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以来广州农商行已发布三个百亿级资产包,前两次交易已为该行“回血”近195亿元,若本次交易顺利完成,累计回笼资金将超316亿元。

回溯过往:2024年1月,广州农商行发布公告称,以总对价94.67亿元向合共105家买方出售且转让所转让资产,交易于2023年12月底完成。其中,以对价0.18亿元向该行董事冯耀良控制的公司出售转让资产。

2024年12月,广州农商行再发公告称,已完成以总代价99.93亿元向广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售且转让所转让资产。据悉,截至2024年9月末,所转让资产债权金额合计约145.92亿元。

上述动作背后,广州农商行或旨在优化资产质量。在2024年的新年致辞中该行宣布,将全面开展“效益提升年”活动,以“拓市场、降风险、优管理、提效益”为主线,做大优质资产规模,强化资产风险处置化解等。

通过转让不良资产等,广州农商行不良贷款率明显走低。数据显示:此前多年,该行不良率呈上升态势;2023年由升转降,为1.87%;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1.66%。但2025年上半年有所反弹,达1.98%。

(图源:广州农商行财报)

今年7月,广州农商行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号召,全行上下要按照“资产效益年”工作部署,在中小额资产业务核心竞争力这一强大动能的引领下,加快优化资产结构,加快提高资产收益,努力为持续创建健康的资产负债表作出更大贡献。

在“资产效益年”部署下,广州农商行主要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尽管有资产转让等努力,为何2025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仍反弹至1.98%?该行将如何应对,以确保不良率持续下降?截止发稿,广州农商行未就相关方面做出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财经   广州   商行   税务   员工   部门   时间   资产   债权   商业银行   工资   薪金   所得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