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在我国高层的四大间谍,被安插在军政两界,导致我国损失惨重

文、编辑|诺斯罗普的笔记

“不怕反派坏,就怕反派有文化”,这句话是真的一点不差,众所周知,能进入国家机关工作,都是有知识的人才。

越是有才能的人,带来的收益就越大,反之损害也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严查“间谍”。

而这四位隐藏在我国军政界的间谍,每个都是在自己的领域深处高位,泄密的资料甚至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危。

那么,个个位高权重的他们,究竟为何会成为一名间谍?罪行暴露之后,他们又分别迎来了一个怎样的下场?

蔡小洪

说起蔡小洪他的背叛可谓非常令人气愤。

因为,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革命家庭,是根正苗红的“红三代”。

在这样浓厚的革命氛围中,蔡小洪自幼就接受着红色教育的熏陶。

他小时候就表现得非常出色,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更是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大学毕业后,蔡小洪参军入伍,来到了《解放军报》从事新闻工作。

在部队里,他依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凭借着自己扎实的写作功底和勤奋努力的精神,写出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新闻报道。

因为他表现出色,1989年,蔡小洪被派往新华社香港分社,担任副处长一职,可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今后的他会做出数典忘祖的行为。

当初,到了香港之后,蔡小洪工作兢兢业业,不久后就升任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秘书长。

这个职位可是至关重要的,他负责处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机密文件往来和联络工作。

当时正值香港回归的关键时期,蔡小洪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国家机密,他本应继承父辈的遗志,为香港的顺利回归贡献自己的力量,可蔡小洪逐渐被当地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给腐蚀了。

他的信仰开始动摇,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定,他开始频繁出入酒吧等娱乐场所,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自己。

1989年,他在酒吧里结识了一名刘姓男子。

这个刘姓男子出手阔绰,总是请蔡小洪吃喝玩乐,两人很快就熟络了起来。

后来,刘姓男子又介绍蔡小洪认识了一名地产商人。

这个地产商人以“投标”为名,向蔡小洪索要政府内部信息,并表示会给予他巨额的回报。

蔡小洪一开始的时候,心里还是很犹豫的,他知道自己手中的信息都是机密,不能随便泄露。

但是,面对那巨额的金钱诱惑,他最终还是没能抵挡住,他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开始向地产商人泄露机密信息。

但没过多久,地产商和刘姓男子就向蔡小洪摊牌了,他们表明自己是英国的间谍,他们的目的就是专门策反中方人员。

蔡小洪这时候才知道自己已经深陷泥潭,但是他又不敢向组织坦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只能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地为他们提供情报。

在中英香港回归谈判期间,蔡小洪更是泄露了大量我方的机密信息。

这些信息让英方多次预判到了中方的底牌,一度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地位,蔡小洪此时已经完全被英国情报机构给掌控了,他就像一个被操纵的木偶一样,不断地出卖着国家的利益。

然而,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2003年,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在例行监听中,发现了一份涉及香港回归的绝密文件被泄露了,这份文件内容是中国领导人访港的详细行程和安保安排。

国家安全部门迅速展开了调查,很快就锁定了蔡小洪。

同年7月,蔡小洪被秘密带回北京进行审讯,面对调查人员的询问,他终于承认了自己的间谍行为。

最终,蔡小洪因为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

这个消息震惊了全国,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出身于红色世家的“红三代”,竟然会背叛祖国,成为了一名间谍。

他的行为不仅让自己身败名裂,也让他的家人蒙羞。他本有着光明的前途,却因为自己的贪婪和软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黄宇

黄宇,1974年在四川自贡出生,1997年刚满23岁的他,顺利进入一家从事密码研发的涉密科研所工作。

这份外人眼中的好差事,在黄宇手里却没当回事,他工作态度散漫,心思根本不在研发上。

同事们都觉得他不踏实,经济上拮据还特别好面子,五年时间里,他换了三个部门,业绩始终排在末尾。

眼见自己的工资不高不低,于是在2002年,不满现状又心怀不满的他,主动在网上联系境外间谍机构。

他更是声称自己要售卖军用短波保密机的工作原理,很快就有人联系上了他,约定他出境接头。

这次会面,他交出了U盘中的三份涉密电子文档,第二天就拿到了一万美元奖金,还被许诺每月5000美元的固定工资。

自此,黄宇彻底沦为境外间谍机构的工具。

他对外谎称在深圳某公司驻川办事处工作,频繁以出国开会为借口与对方会面,前后共计21次,累计收受间谍经费70万美元。

为了掩盖巨额外汇来源,他每次都找地下换汇人员将美元换成人民币,全部用于个人挥霍。

随着手头“机密文件”耗尽,黄宇开始不择手段获取新情报。

他转而将目标对准身边人,利用妻子在另一涉密单位担任资料管理员的便利,他让妻子备份资料光盘后趁机复制。

姐夫作为原单位总工程师习惯带工作电脑回家,他借修电脑的机会,用装有自动搜索加密程序的间谍U盘,偷偷拷贝了电脑里的保密文档。

他还利用旧关系窃取同事资料、打探单位动态,甚至搜罗内部刊物卖给境外机构。

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2011年黄宇被国安抓捕归案,据统计,在十年时间里,他共向境外提供15万余份涉密资料,其中包括90项绝密级、292项机密级和1674项秘密级国家秘密,给我国党政军及金融领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2016年,黄宇因间谍罪被判处死刑,他的妻子和姐夫因过失泄露国家机密罪,分别被判处五年和三年有期徒刑,原就职单位也有29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

临刑前,追悔莫及的黄宇告诫他人切勿重蹈覆辙,但一切早已无法挽回。

李滨

李滨,1956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朝鲜族家庭,凭借出色的学习能力,他获得了前往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留学的机会。

这段留学经历让他不仅精通朝鲜语,更积累了深厚的朝鲜人脉,甚至与金正日建立了私交。

1976年,学业有成的李滨顺利进入中国外交部,开启了他的外交生涯。

最初他被派往驻朝鲜使馆工作,从基层外交官做起,凭借对朝鲜半岛事务的熟悉和出色的社交能力稳步晋升。

1986年和1999年金正日访华时,他都以陪同人员兼翻译的身份参与其中,足见国家对他的信任。

后来在2001年,李滨被任命为中国驻韩国大使,此时的他已在朝鲜半岛相关岗位上深耕18年,堪称“中国第一朝鲜问题专家”。

2001年3月,金正日还曾私下造访中国驻韩使馆,与他促膝长谈5小时,畅谈两国关系与世界时局。

但随着职位升高,李滨手中掌握的核心情报越来越多,韩国情报机构早已盯上了他。

起初李滨拒绝了韩方的接触,但在对方持续的金钱诱惑和针对性围猎下,他逐渐失守底线,韩方摸清其特殊癖好后,专门安排人员满足其需求,一步步将他拉下水。

从2001年担任驻韩大使开始,李滨就定期向韩国甚至美国泄露情报。

苏岩礁谈判中,他提前透露中方策略,导致我方谈判陷入被动,韩国趁机侵占该岛并派兵巡逻,我国渔民从此无法进入该片传统捕捞海域。

六方会谈期间,他更是出卖中朝双方底牌,致使我方在美韩压制下被迫妥协,严重损害了我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利益。

2006年1月,金正日访华的机密行程被他泄露,韩国媒体精准报道了访问路线。

好在,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安全部门截获一封韩国发往国内的特殊邮件,顺藤摸瓜掌握了李滨泄密的关键证据。

最终他被依法逮捕,被判处其7年有期徒刑。

这位曾被国家寄予厚望的高级外交官,最终因抵挡不住诱惑沦为叛国者,用自己的行为给国家外交事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张向斌

张向斌,1970年出生在广西一处大山深处的贫困农村,泥土路、土坯房是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常常连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但父母心里揣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执念,哪怕挨家挨户磕头借钱,也坚持要送他上学。

好在在国家的资助下,让他顺利读完了大学。

大学毕业后的张向斌,被分配到国家某部委从事外语翻译工作,初入职场的他依旧保持着农村孩子的朴实与勤奋,每天提前到岗整理资料,下班后主动留下来钻研业务,遇到复杂的翻译任务总是主动承担。

他精准的翻译水平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很快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短短几年就从新人成长为骨干。

1996年,单位选拔优秀人员赴某国常驻担任翻译,张向斌凭借出色的综合表现成功入选。

接到通知的那一刻,他既兴奋又自豪,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国家重任。

可令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来自农村又品学兼优的人,却成为了叛徒。

这一切都是因为驻外工作的日子里,陌生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让张向斌时常感到孤独,就在这时,自称是某国外交部工作人员的主动找上门来,对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起初,这个人只是以“学术咨询”为由,让张向斌提供一些公开的政策解读资料,并每次都附上一笔数额不菲的“咨询费”。

张向斌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看着到手的高额报酬,又想到对方之前的诸多帮助,便半推半就地接受了。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人的要求越来越过分,开始打探涉及我国内政外交的敏感信息,甚至明确索要涉密文件。

张向斌起初也产生过警觉,多次拒绝对方的要求,但这个人很快改变策略,一方面加大金钱诱惑的力度,另一方面开始利用他的私生活大做文章。

原来,驻外期间张向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仅有嫖娼行为,还与多名外国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更严重的是,他与该国一名政府女性官员发展成情人关系,还生下了两个私生子。

这些不堪的过往被这个人一一掌握,成为要挟他的重要把柄,在金钱的诱惑和隐私曝光的威胁下,张向斌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一步步沦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棋子,开始长期向对方提供国家机密信息。

好在国安注意到了他的异常行为,最终在2016年将张向斌抓获归案。

在对他的个人电脑及各类存储介质进行检查时,办案人员发现了惊人的一幕。

里面竟存有5200份文件资料,其中包含绝密级文件59份、机密级文件848份、秘密级文件541份,这些文件一旦泄露,将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面对确凿的证据,张向斌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2019年,张向斌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这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天才翻译,本该拥有光明的人生,却因一时贪念和放纵,最终沦为阶下囚,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6

标签:历史   军政   惨重   间谍   高层   损失   我国   国家   机密   工作   文件   韩国   金正日   朝鲜   人员   资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