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一到,身边不少朋友开始喊“热得难受”“睡不着”“胃口差”,尤其是家里的长辈,明明没干啥重活,却总是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
其实,这不光是天气热,更是身体在“抗湿热”。
《黄帝内经》里讲:“春夏养阳”,而三伏正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表面上人出汗多了,实际上是阳气透泄,体内反而更容易虚弱。
这个时候,除了注意饮食清淡、早睡早起之外,聪明的人早就悄悄换上了应季养生水果,来补足气血、养阴润燥、驱湿排毒。
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伏月最适合吃的3种果子,不仅味道好,更对体质虚弱、容易中暑乏力的人特别友好!
一
桃子
桃子性温味甘,归心肝肺经,具有养血活血、润肠通便、生津止渴的功效。《本草纲目》里更说它“补益气血,悦颜色”。
夏天人出汗多、津液易耗,特别是年纪大的、身体弱的,常常会感到头晕心慌、四肢无力,这时候来一个多汁的桃子,不仅补水,还能养心安神,提升气血。
尤其适合这些人:
推荐吃法:
二
山竹
很多人一到夏天就觉得“热得上火”,一吃热一点的食物,立马口腔溃疡、喉咙肿痛,这其实是虚热上炎。
这时候,山竹就派上大用场了。
山竹性寒味甘,入肺、大肠经,有很强的清热、凉血、润燥功效,特别适合体质偏热、火气偏旺、阴虚内热的人群。
夏天吃几个山竹,不仅解暑,还能缓解因热带来的烦躁、失眠、喉咙痛等问题。
适合人群:
推荐吃法:
不宜食用人群:
榴莲山竹一起吃?不推荐:一个大热一个大寒,容易肠胃不适。
三
桑葚
桑葚在夏季不算“网红水果”,但它的营养价值却是实打实的。
中医记载:桑葚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肾经,有养血生津、润燥通便、强筋健骨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也发现,桑葚含有大量花青素、铁、维生素C、膳食纤维,对于视力退化、皮肤暗沉、肠道蠕动差都有调理效果。
它尤其适合:
推荐吃法:
不适合人群:
四
写在最后
这个夏天,不妨给自己和家人准备一些“对胃口、也对身体”的应季水果,用食物的力量,安稳地度过三伏“湿热困身”的时节。
食养有道,顺时为养,才是最实在的养生哲学。
但也要记住:养生不是“吃什么都管用”,更不是“别人吃得好我也吃”。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水果虽好,但也讲究个“辨体而食”。
如果你经常出现以下情况:
一定要先去医院查明原因,别一味地依赖食疗。
来源:青岛广播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文中所提姓名均为“化名”,切勿对号入座
(蓬莱融媒体中心)
更新时间:2025-07-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