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百般请求,中方终于同意会面,但想要签协议,却绝没那么容易

中美关税战打得热火朝天,美国急着想谈,中方却不慌不忙。特朗普政府先是挥舞关税大棒,又放下身段求对话,中方掂量再三,终于点头,定下5月9日在瑞士碰面,特朗普政府放软了身段,暂缓加税,还暗示可能降关税,摆出一副想缓和的架势。

可中方不傻,瑞士这中立地儿选得妙,平等对话才有可能,全球都盯着这场博弈,到底能谈出啥名堂,美方真能拿出诚意,还是又玩老套路?

文案|编辑:清

过去几年,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逼迫中方让步,智能手机、芯片、钢铁等行业首当其冲,供应链被打得七零八落。特朗普政府摆出一副强硬姿态,扬言要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可这招不仅没让美国占到便宜,反而让本国企业和消费者叫苦不迭,全球贸易秩序也跟着晃荡。

中方作为唯一一个正面硬刚美国关税政策的大国,中国迅速祭出对等反制措施,针锋相对地对美国商品加税,从农产品到汽车,美国出口商的日子不好过,中方态度很明确:你加税,我也加税,谁也别想占便宜。

在这场关税拉锯战中,中国不仅守住了自己的利益,还站上了捍卫全球贸易公平的高地。国际社会看得清楚,中国的强硬不是为了闹事,而是为了让贸易规则不被单边主义绑架。

就在一个月前,特朗普还放出狠话,威胁中方要么撤销反制措施,要么彻底中断谈判,可到了5月初,风向有点变了,美方开始频频喊话,说想跟中方坐下来好好谈。中方没急着搭理,而是冷静观察,直到5月7日才松口,同意让经贸牵头人何立峰出访瑞士,顺便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见一面,这场会谈定在5月9日至12日,地点选在瑞士这个中立国,透着几分微妙的意味。

全球市场屏住呼吸,等着看这场会谈能擦出什么火花,毕竟中美经贸关系不只是两国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亚洲的芯片厂到欧洲的汽车商,再到南美的农产品出口国,谁都希望这场关税闹剧早点收场,可中方摆明了态度:谈可以,但别指望中国会轻易让步。

美方这回有点急了,过去几个月,特朗普政府发现关税这把刀没那么好使。加税不仅没逼中方低头,反而让美国自己的产业链吃紧,智能手机、电脑、芯片这些高科技产品,哪样离得开中国供应链?美国企业喊着成本涨得受不了,消费者也抱怨物价飞涨,更别提华尔街的投资者,早就对关税战带来的市场动荡不耐烦了。

于是白宫开始调整策略,先是悄悄把对电子产品的加税计划往后推了推,算是给本国企业喘口气,接着,特朗普政府不再一口咬定要跟中方领导人直接通话,而是放低姿态,主动承认谈判还没正式起步,甚至还抛出降低关税的可能性。这些动作虽然谈不上大让步,但跟之前的强硬相比,确实有点示好的意思。

美方这么做,一方面,国内压力越来越大,企业界和选民的声音不好忽视,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美国也怕再这么闹下去,自己会更吃亏。尤其是看到中方在关税战中稳如泰山,美国意识到,继续硬碰硬可能讨不到好果子吃,把谈判地点定在瑞士,而不是拉到华盛顿,也算是给中方面子,换取对话的机会。

中方这边表面上看似松口了,实际上没半点退让的意思。过去一个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忙得不亦乐乎。一边跟欧盟、东盟国家深化贸易合作,一边在世贸组织里呼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忙着当全球贸易的“稳定器”。对于美国的威胁,中方压根不吃这一套,特朗普的狠话刚放出来,商务部就回应得硬气:想谈就得拿出诚意,靠威胁没用。

但中方也不是一味强硬,同意会谈,说明中国掂量过全局,全球经济需要稳定,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彻底撕破脸对谁都没好处。加上美方这回态度有所松动,中方觉得可以给个机会,看看美国到底能拿出什么牌来,选瑞士作为会谈地点,也透露出中方的讲究:对话得平等,谁也别想摆谱。

中方这时候点头,绝不是心血来潮,如今全球的目光都盯着中美,国际社会盼着两大经济体能坐下来谈,别再让关税战拖累全球复苏。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世贸组织,各方都在呼吁中美找到解决办法,中方作为负责任的大国,自然得回应这份期待。

关税战打下去,中国企业虽然顶住了压力,但长期对抗难免影响市场信心。通过对话,哪怕只是试探美方的底线,也能为中国经济争取更多主动,更何况,中方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越发稳固,半导体、医药等关键产业的话语权越来越重,底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足。

同时美方的态度变化也让中方看到了一丝希望,特朗普政府虽然没取消关税,但暂缓对电子产品征税、主动提到降税的可能性,这些信号说明美国内部对关税政策的反思在加深。中方愿意给美方一个台阶,但前提是得谈出点实质性的东西,如果美方还是老一套的“占便宜”思维,那这场会谈恐怕也就是走个过场。

瑞士这个中立国的选择,也让中方觉得对话的环境还算靠谱。相比美日谈判在美国举行,特朗普动不动就亲自下场施压,瑞士的会谈更像是个平等的舞台,中方对这种尊重对等的姿态很看重,愿意借此机会跟美方把话说开。

会谈虽然定了,但离签协议还远着呢,中方早就把话撂下:原则问题没得商量,国际公平正义不能牺牲。美方要是还抱着“降点关税但绝不零关税”的想法,谈判多半没戏,这种一边想让步一边还想占便宜的心态,违背了贸易公平的底线,中方不可能买账。

更大的挑战在于,美方得明白一个道理:想让半导体、钢铁这些产业回流美国,光靠加税是死路一条。真正管用的,是打造一个适合产业发展的环境,比如降低生产成本、吸引全球人才,更重要的是,美国得跟国际社会一起,维护自由贸易的规则,借助全球供应链完成产业布局,单靠关税壁垒,只会让美国企业更孤立。

中方对这次会谈的期待很务实,希望美方能拿出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真想解决问题,而不是玩花招,比如取消部分不合理的关税,或者至少在关键产业上达成初步合作框架,只有这样,谈判才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中方也相信,只要双方能秉持平等协商的精神,中美经贸合作就有机会回到正轨,为全球经济注入一针强心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10

标签:财经   美方   中方   协议   美国   关税   瑞士   中美   中国   全球   政府   贸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