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糖”=有糖,“0添加”=有添加!中国文字快被不良商家玩坏了

“0添加”的酱油,配料表里却藏着“增鲜剂”,“0糖”的果汁,喝一口甜到齁嗓子。

这究竟是商家的智慧,还是赤裸裸的欺骗?

近年来,消费者走进超市,随手拿起一瓶看似健康的食品,包装上“无糖”“零添加”“非油炸”等字样清晰可见。

本以为这是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结果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字游戏”。

中国的食品标签,为何成了商家营销的工具?零添加、零糖到底该怎么理解?

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钱包,更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安全。

一瓶声称“0添加”的酱油,被送检后却检出有害元素,引发舆论风暴,消费者质疑,不是说好了什么都没添加吗?

品牌方与监管部门立刻联合抽检,给出一份合规的结果,表示该酱油“安全无毒、配料合规”,呼吁消费者放心。

但事情并没有结束,当眼尖的网友翻看瓶身时,发现商标位置非常“讲究”,“品牌・零添加”还是“品牌零添加”?这个细节彻底点燃了网络,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消费者顺藤摸瓜,竟在超市货架上掀起了一场“百货大摸底”。

大家开始认真研究商品的包装,结果发现类似的“文字游戏”比比皆是。

有的酱油标着“零添加”,其实只是没有添加防腐剂,有的鸡蛋写着“山里来的土”,结果“山里来的土”是注册商标,消费者根本判断不出这蛋是山鸡下的,还是村里鸡下的。

在“0糖”这块更是看得人头皮发麻,果汁饮料上大字写着“0糖”,小字里却藏着果葡糖浆、麦芽糖浆、玉米糖浆,满满都是糖分。

商家解释说,我们没有加蔗糖,就不算加糖,可消费者喝完了才发现,这“0糖”的果汁比可乐还甜,有些甚至热量更高。

“非油炸”的零食,看似健康,实则隐藏着更大的“陷阱”。

不少人为了控制体重,看到“非油炸”三个字就放下戒心,结果买回家一查脂肪含量,惊掉下巴。

有些“非油炸”的薯片脂肪含量超过30%,比传统油炸的还高,原因在于,虽然没有油炸,但采用的高温烘焙工艺依然会产生有害物质,甚至还得添加额外的油脂来保证口感。

“低脂”奶茶也不省心,脂肪少了,糖分却爆棚。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只要脂肪含量低于每100克3克就可以标称“低脂”,于是一些商家干脆减少脂肪含量,同时在饮料里加入大量糖分来弥补味道。

有一款“低脂奶茶”,能量高达161千焦/100毫升,和可乐几乎一样。

“100%果汁”,听起来像是鲜榨,实则大多是浓缩还原。

为了运输方便,工厂会把果汁浓缩成浆,等到装瓶时再加水稀释,只要浓度复原到原始水平,就能堂而皇之地叫“100%”。

消费者看到“百分百”,以为是直接榨的,结果买到的只是“还原版果汁”。

更离谱的是,一瓶“蓝莓汁”实际上里面混了大量的苹果汁或葡萄汁,真正的蓝莓成分少得可怜。

有些食品名称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牛乳,其他没了”这种包装,看起来像是成分简单到极致,其实“其他没了”是个商标,再比如“某号土猪”,消费者以为是土猪,结果“某号土”才是商标,商品只是普通猪肉。

商家之所以能玩这些文字游戏,离不开过去监管的模糊地带。

以前国家虽然有意加强监管,但因为缺乏具体标准,很多问题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消费者明明觉得被忽悠了,却苦于没有法律依据维权,最后只能吃个哑巴亏。

而今年以来,国家终于出手,正式修改食品标签标准。

新规明确规定,包装上不得随意使用“0添加”“无”“不含”等字样,尤其不能标注那些本来就不该存在的成分,比如本来就不允许加防腐剂的食品,就不能再标“无防腐剂”来误导消费者。

新规还要求必须强制标识糖和饱和脂肪酸含量,不再允许商家混淆碳水化合物与糖的区别。

同时,产品包装上的“每份”概念也被严格规范。

以前有些商家把大包装拆成几十个小份,每份只有几克,然后标注“每份脂肪1.2克”,看起来很低,但实际上换算成整包,脂肪含量高得吓人,新规要求必须合理标示,不能再玩这种游戏。

虽然新规已经发布,但并不会立刻全面实施,而是设定了两年过渡期。

在这段时间里,商家可能会继续钻空子,比如用“控糖友好型”“减重适用”这样的新词来继续营销,消费者在这两年里依然要保持警惕,看清楚配料表和营养成分才是关键。

消费者想要的,其实很简单,他们愿意多花钱买健康食品,但前提是这钱花得值,不是买个心理安慰,更不是买个“文字陷阱”。

商家用“0添加”“健康无负担”的标签赚得盆满钵满,却让真正老老实实做产品的企业在市场上处于劣势。

那些真正不加糖、不加添加剂的食品,因为成本高、味道不讨喜,往往卖不过那些“打擦边球”的产品,长此以往,整个行业都会被拖下水。

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在提升,国家监管也在不断完善。

新规的出台,就像一把“尚方宝剑”,为消费者撑起了保护伞,未来的食品标签将更加真实、透明,也希望这能倒逼商家回归正道,把心思放在提高产品品质上,而不是取巧的文案设计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美食   中国   不良   文字   商家   消费者   脂肪   果汁   含量   酱油   文字游戏   糖分   糖浆   防腐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