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四起,天气转凉,夏衣到秋装的更换逐渐提上日程。兼具保暖与轻便的卫衣是秋装的极佳选择,让时尚达人们趋之若鹜。
在国内服装圈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羽绒去平湖,大衣找昆山,世界卫衣看中国,中国卫衣看即墨。近年来,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青岛即墨的卫衣已经牢牢占据各大平台的头部位置,业内说到卫衣,只要说来自即墨,就会被认为顶级货品,即墨这座小城,为什么成了国内卫衣界的“天花板”?
说起卫衣在即墨的发展历程,就不得不提到“上青天”的历史。如果从1902年第一现代纺织厂成立算起,纺织服装行业在青岛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青岛历史最悠久的产业,当年上海、青岛和天津成为国内纺织服装业的三大龙头,被称为“上青天”。
上世纪80年代初,即墨服装产业兴起,即墨服装市场由农民自发组织,逐渐形成了服装加工和销售的繁荣市场。早期的即墨卫衣服装产业,以个体户和家庭作坊为主,呈现“自裁自作、来料加工”的鲜明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墨积累了大量的针织技术、经验和设备,逐渐形成了卫衣产业链。但由于没有相关知识产权,大多数企业虽生产能力强,却没有技术竞争力,品牌影响力较小,“贴牌代工”一度成为青岛即墨服装纺织业的代名词。
面对这种发展困境,即墨痛定思痛,决心集合现有的技术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品牌自主创新之路。想要推动产业转型,就首先拓宽市场渠道,2007年10月27日,中国即墨服装市场正式启用,成为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大型专业服装市场,经过多次搬迁,不断发展,仅2024年一年,即墨服装市场的交易额就达280亿元,12月单月货物吞吐量高达20万吨——从国内到国外,坐拥庞大的市场平台,即墨的卫衣产业有着条件优越的销售渠道。
背靠广阔市场,即墨地区的针织业便迎来了蓬勃发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青岛市纺织服装产业70%以上集中在即墨区,这里拥有纺织服装服饰企业3800余家,年产各类服装约8亿件,是全国最大的针织服装加工优质制造基地。目前,即墨规上纺织服装企业85家,“链主”企业3家(即发集团、雪达集团和酷特智能),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针织企业即发集团、针织面料研发水平领先的雪达集团和红妮集团、个性化定制领军企业酷特智能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
既有市场平台,又有加工制造的优势,卫衣作为针织类休闲服装的一种,逐渐实现了规模化系统化生产,即墨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卫衣生产基地,拥有1000多家卫衣工厂。眼下,即墨卫衣行业构建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涵盖原材料采购、设计、生产、加工及物流配送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从一件服装的面料定版裁剪,到在周边供应企业辅料协调配套,在半小时内便可实现材料到辅料的全部到位,极大地提升效率,减少物流运输成本。数据表明:即墨的1000多家卫衣企业,每天可生产上万件卫衣,成为卫衣市场的主要产地,占据国内市场的7成以上,我们平时所穿的卫衣,很大概率都是来自即墨制造。
同时,即墨的服装制造企业,转型突围,主动进行产业升级,让即墨卫衣更有科技含量,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在酷特智能智造的工厂,每个工人面前都有一台电脑,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开始缝制,一向走在时尚前沿的卫衣,更是走上了个性化发展之路;在雪达集团,最新款的卫衣使用上发热纤维,穿上它,秋冬季可有效保暖,有了科技含量的卫衣,自然就不用去打价格战,就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兴起,即墨卫衣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20年,即墨投资建设了直播电商数字经济产业园,并于2023年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23年3月22日,即墨区印发了《即墨区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行动计划》并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2022年即墨卫衣产业带网络销售额30亿元,年销售产品6000多万件,2023年1-10月份即墨区卫衣产业网络零售额超20亿元。
插上电商的翅膀,如今,无论淘宝、抖音还是其他电商平台,即墨卫衣在同品类产品销售榜上,都是遥遥领先。数据表明,仅在即墨服装批发市场周边,每天直播的网红店主都有3000人之多,每年网上销售额超过10亿元。青岛市发布的直播电商数据中,观看人数榜前十中,即墨卫衣产业占据三分之一,成功孵化培育出“诗妮歌”、“米唇”、“墨琼”等即墨本土卫衣品牌。在电商界,即墨卫衣就是原产地,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网络IP。
值得一提的是,即墨通过开展电商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建立起了包括服务通用、服务保障和服务提供等三个子体系的直播电商标服务标准体系,包括国家、行业、地方等各类标准76项,通过开展标准的试点工作,即墨卫衣实行从入到出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确保了产品质量,产品合格率达到100%,市场返货率仅有3%,即墨卫衣能在业内成为天花板,质量口碑无疑是第一位的。
从当初的地摊市场,到如今全国最大的卫衣行业产品集散地;从代工贴牌,到自主品牌,即墨卫衣火爆出圈,成为电商界的一大热词,即墨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商都,在卫衣这个时尚前沿的服装品类中叫响名号,成为“中国卫衣之都”,展现出县域经济腾飞的一个典型路径。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