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急诊室里,一位年轻人捂着胃部蜷缩在椅子上,医生问为何不早点来,他苦笑:“总以为扛扛就过去了。”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的痛点?我们总在等待外界的拯救,却忘了真正的救赎只能靠自己。
自渡不是鸡汤,而是生存法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困境中最先启动的往往是自我防御机制。去年疫情期间,武汉一位外卖小哥自发组织志愿者团队,每天为隔离居民送药送菜。他说:“等不来救援,就自己成为救援。”这种觉醒让无数人动容。同样,在河南暴雨中,一位普通的体育老师用身体挡住汹涌的洪水,为社区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他们没有等待,而是选择成为那道光。
历史从不缺少自渡的典范。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著书,留下《史记》照亮千年;苏轼被贬黄州,开垦东坡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他们用行动证明:绝境中的自我救赎,往往比他人的援手更有力量。再看近代,褚时健74岁保外就医,承包荒山种橙子,十年后“褚橙”名满天下。他用晚年的奋斗告诉世人,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只有不愿自渡的灵魂。
现代社会的焦虑症候群中,自渡能力成了稀缺品。某调查显示,72%的年轻人表示遇到困难第一反应是“找人帮忙”。真正的成长,始于你独自面对风雨的那一刻。就像深山里的野花,没有园丁照料,反而开得更艳。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坚持每天跑步写作,用极度自律对抗创作瓶颈;中国企业家俞敏洪三次高考落榜,最终创办新东方。他们都在各自的赛道上,完成了惊心动魄的自我救赎。
自渡者天渡,这句话藏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当你开始自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那位深夜急诊的年轻人后来学会随身携带胃药,那位外卖小哥的团队发展到三百人。他们都在用行动诠释:唯有自渡,方见别岸。
人生海海,潮起潮落。与其等待别人的船,不如学会自己造桨。当你划着小船穿越风暴,会发现彼岸的风景格外动人。记住,能救你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决定不再等待的自己。
更新时间:2025-10-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